云太医郑州素朴中医院孟毅教授:治疗颈动脉斑块,日常的预防也不能忽视

发布于 2024/09/11 18:50

夜深人静时,你的身体可能正在发出求.救信号!对于糖友来说,睡眠质量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那些被忽视的夜间小症状,往往是身体在悄悄提醒:该关注血糖了。

一、夜间频繁起夜要警惕

1、血糖过高时,肾脏会启动“排糖机制”,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这个生理反应会导致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医学上称为“多尿症”。

2、起夜超过2次就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伴随尿液泡沫增多、有甜味的情况。建议记录连续3天的起夜频率,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

3、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要排查晚餐后血糖峰值。可以尝试将主食换成低GI食材,如燕麦、糙米等。

二、半夜惊醒伴这些症状要注意

1、心慌出汗:可能是夜间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自救,造成心悸、冷汗等症状。

2、异常饥饿感:有些患者会梦见吃东西,甚至睡梦中找食物。这是大脑对低血糖的本能.反应。

3、晨起头痛:夜间血糖波动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第二天可能出现“宿醉式”头痛。建议在床头备些饼干应急。

三、这些睡眠异常别大意

1、鼾声如雷:糖尿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是常人3倍。长期缺氧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2、腿抽筋: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和电解质紊乱,常表现为夜间小腿肌肉痉挛。可以尝试睡前做5分钟腿部拉伸。

3、皮肤瘙痒:血糖升高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特别是后背、四肢等部位。保持卧室湿度在50%左右能缓解症状。

四、改善睡眠的实用建议

1、建立血糖监测习惯:连续3天监测睡前、凌晨3点、空腹三个时间点血糖,捕捉夜间波动规律。

2、调整睡姿:采用侧卧位能减少呼吸暂停发生,用孕妇枕支撑腰部更舒适。

3、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避免蓝光影响褪黑素分泌。

4、晚餐讲究: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保证蛋白质摄入,如100克豆腐或1个鸡蛋。

身体从不会说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夜间信号,恰恰是血糖管理的风向标。记录下这些异常表现,下次复诊时与医生详细沟通。记住,好的睡眠质量是控糖的“隐形助手”,从今晚开始,用心倾听身体的声音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