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寒流来袭,气温骤降,当天有78人猝死,多与低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冲击有关。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预防猝死的关键在于防寒保暖、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1、低温引发猝死的主要原因
寒冷环境下,人体为维持核心体温,外周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已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种变化尤其危险,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低温还可能影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脑卒中。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可能诱发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加重心肺功能负担。
2、防寒保暖的具体措施
应对寒流,防寒保暖是关键。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建议使用暖风机或电热毯,室温维持在18-22℃。外出时穿戴保暖衣物,包括帽子、围巾、手套和厚袜子,避免暴露在冷空气中。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选择温热食物,如热汤、姜茶,避免生冷食品。
3、高风险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防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清晨或深夜外出,减少温度变化对身体的刺激。按时服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若出现胸闷、头晕、手臂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猝死的急救方法
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如下:确认环境安全,拍打患者肩膀并呼喊,判断是否有反应;拨打急救电话;如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开始胸外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寒流期间的猝死事件警示我们,低温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的防寒措施、关注身体状况、掌握急救技能,可以大大降低猝死风险。寒冷天气下,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特别关爱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共同度过寒流带来的健康考验。
上一篇 : 台湾寒流让78人猝死,原来多数有这样的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