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资讯

气温骤降会引发哪些疾病?老年朋友(或有基础病)的朋友该如何预防呢

4204

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和关节疼痛,尤其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群体危害更大。预防措施包括保暖、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同时定期监测健康状况。

1、心血管疾病是气温骤降时最常见的问题。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受到影响。建议穿着保暖衣物,避免清晨外出,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遵医嘱服药。

2、呼吸道感染在寒冷天气中发病率显著上升。低温降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加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患者需格外注意。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逗留。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流感高发期提前接种疫苗。

3、关节疼痛也是寒冷天气的常见症状。气温降低导致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变差,滑液分泌减少,加重炎症反应。关节炎患者尤为明显。注意关节保暖,适当热敷。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游泳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饮食中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鲑鱼、核桃。

4、基础病患者在寒冷天气中需更加警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能变得困难,要密切监测。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慢性病患者要确保药物储备充足,按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5、预防措施要从日常生活做起。穿着要分层,选择保暖性好的材质如羊毛、羽绒。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增强抵抗力。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提高抗寒能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减少静电和呼吸道不适。

6、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社区可以组织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对寒冷天气防护的认知。医疗机构应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在寒冷天气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心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

预防气温骤降带来的健康风险,关键在于提前准备和积极应对。通过全面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群体的健康安全。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平稳度过低温天气。

分享给好友 分享给好友

上一篇 : 高血压发作起来到底有多可怕!老年朋友注意了…

下一篇 : 猴痘病毒来袭?如何预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