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发展过程往往悄无声息,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实身体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被我们当成了“小毛病”。
一、这些预警信号最容易被忽视
1、排便习惯的微妙变化
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时而便秘时而腹泻。特别是出现铅笔样细便,说明肠道可能已被肿瘤压迫。很多人误以为是肠胃炎,吃几天药不见好才去检查。
2、便血背后的危险信号
痔疮便血鲜红且附着粪便表面,直肠癌出血则呈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部分患者会出现黏液血便,粪便表面带有鼻涕状黏液。40岁以上人群若首次出现便血,务必要做肠镜排查。
3、持续存在的腹部不适
下腹部隐隐作痛、胀气感明显,排便后也不能完全缓解。有些患者会感觉排便不尽,总想再去厕所。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就要警惕。
二、病情恶化的典型发展路径
1、局部浸润阶段
肿瘤穿透肠壁侵.犯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排尿异常、阴.道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女性患者容易被误诊为妇科疾病。
2、远处转移阶段
癌细胞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到肝脏、肺部等器官。这时会出现消瘦、贫血、持续性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黄疸或呼吸困难。
三、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
1、肠梗阻
肿瘤完全堵塞肠腔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无法排便排气。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急诊手术造瘘。
2、多器官衰竭
晚期患者常因长期营养不良、感染等因素,导致肝肾功能逐步衰竭。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皮肤瘀斑等症状。
3、恶病质状态
癌细胞大量消耗体内营养,患者会出现极度消瘦、肌肉萎缩。即便加强营养支持,体重仍持续下降。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要提前到35岁。发现排便异常持续两周不缓解,千万别抱着“再观察看看”的心态。早期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病例这个数字会大幅下降。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筛查,才是对抗癌症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