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门口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做完检查的人急匆匆冲出来,恨不得立刻把全身衣服都换掉。这种对辐射的过度紧张,有时候会延伸到日常饮食中。比如最近就有人担心,医院放射科附近的土豆会不会被辐射污染?超市里那些长得特别大的土豆是不是被辐照处理过?这些担忧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一、辐照食品到底安不安全
1、食品辐照技术已有60多年历史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早就确认,适当剂量的辐照不会让食物产生放射性。这个过程就像用阳光晒被子杀菌,只是换成了可控的辐射源。我.国允许对土豆、大蒜等根茎类蔬菜进行辐照处理,目的就是抑制发芽。
2、辐照处理有严格标准
国家规定辐照食品必须标注“辐照食品”字样,剂量控制在10kGy以下。这个数值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要做20万次胸部X光片才能达到同等辐射量。经过处理的土豆,放射性不会比你的手机充电器更高。
二、如何辨别辐照土豆
1、看外观特征
辐照过的土豆表皮会更光滑,芽眼处没有萌发迹象。但要注意,这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因为储存条件好的普通土豆也可能有这些特征。
2、查包装标识
按规定辐照食品必须明确标注。如果是散装土豆,可以查看超市的进货台账。实在不放心,选择带泥的本地小土豆最稳妥。
三、这些情况才真正要小心
1、医疗辐射区的农作物
医院放射科周围50米内不建议种植食用作物。不过现在正规医院都有严格的辐射防护,这种污染可能性微乎其微。
2、核设施周边产品
购买农产品时可留意产地信息,避免选择核电站等设施周边的产品。我.国对这些区域有严格的辐射环境监测制度。
与其担心看不见的辐射,不如多关注土豆储存不当产生的龙葵碱毒素。发芽变绿的土豆,毒性可是实打实的。下次看到特别光鲜的土豆别急着怀疑,先看看有没有正规包装和标识。记住一个原则: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农产品,安全系数远比道听途说的谣言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