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科学测血糖?做好这些,血糖管理更精准!

发布于 2025/09/23 13:37

测血糖这件“小事”,很多糖友可能每天都在做,但你真的做对了吗?扎手指时总在同一个位置、测完血糖随手扔掉试纸、空腹时间越长越好...这些常见误区可能让你的血糖数据“掺了水分”。血糖监测就像糖尿病管理的“晴雨表”,数据不准,后续治疗和用药都可能跑偏。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测血糖细节。

一、测血糖前的准备工作

1、清洁双手有讲究

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后要彻底擦干,酒精棉片消毒后也要等完全挥发。残留的水分或酒精都会影响检测结果,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却是关键。

2、采血部位要轮换

建议在中指、无名指指腹两侧轮流采血,避开指尖中央神经密集区。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会导致皮肤硬化,影响采血质量。

3、试纸保存要注意

未使用的试纸要密封避光保存,开封后三个月内用完。取试纸时避免触.碰测试区,受潮或过期的试纸都会导致数值偏差。

二、测量过程中的关键点

1、采血手法要规范

采血笔要垂直贴紧皮肤,深度调节以能自然流出血液为宜。切勿用力挤压手指,组织液混入会使结果偏低。

2、血量要充足

现代血糖仪通常需要0.5-1微升血液,滴血式试纸要让血滴自然接触试纸虹吸口。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数值偏低。

3、记录要完整

除了血糖值,还要记录测量时间、是否空腹、用药情况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三、不同时段的监测重点

1、空腹血糖

晨起未进食8-10小时后测量,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注意前一晚不要刻意少吃或熬夜。

2、餐后2小时血糖

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反映饮食控制和药物效果。检测前不要刻意改变正常饮食结构。

3、睡前血糖

预防夜间低血糖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数值低于5.6mmol/L需适当加餐。

四、特殊情况处理方案

1、血糖异常波动时

单次异常要排除操作失误,连续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2、出现低血糖症状

如心慌、出汗等,立即检测血糖。低于3.9mmol/L需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复测。

3、旅行或出差时

随身携带血糖仪和备用试纸,注意时差对用药时间的影响。极端温度环境下要特别保管试纸。

血糖监测贵在规范和坚持,就像给自己绘制健康曲线图。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日常监测数据相互印证。记住,准确的监测数据是控糖的基石,把这些细节做到位,管理血糖就能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