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吃素对胎儿都有哪些危害?

发布于 2015-06-01 16:39

  在孕期,准妈妈除了要满足自身的营养消耗外,还必须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的营养需求,正所谓“一人吃两人补”,所以准妈妈在孕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并且不建议在孕期吃素。

  孕妇最好别吃素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知道小宝宝没醒过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孕妈妈吃素的饮食习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其博客中表示,素食虽然好处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其中孕妇就不建议吃素。

  范志红解释说,孕妇处于代谢旺盛、细胞快速生长的时期,对营养素需求量较大,但一些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另外,各种素食虽然也含有铁、锌元素,但其存在状态与动物来源的铁、锌不同,而且往往含有多种“抗营养因素”(即妨碍营养素吸收的物质),使这些微量元素不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对于幼儿和孕妇等对铁、锌等营养素需求非常旺盛的人群,以及有贫血、缺锌症状的人,食纯素后如不额外补充营养,可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孕妇缺乏这些微量元素,更可能影响宝宝发育

  素食也有不健康食物

  很多人认为素食就是健康食物,吃素是很健康的。但范志红表示,素食也有健康不健康之分,很多营养差的食品,比如白糖、薯片、膨化食品、方便面、油条、甜饮料、果脯蜜饯、人造奶油,都可以称为“素食”,但它们不利于健康。所以素食照样可能发胖,照样可能高血糖高胆固醇。

  上面案例中的孕妈妈怀孕后期出现了高血糖,可见她的饮食中可能高糖食品较多,因此在她以为的“健康”饮食过程中,可能反而摄入了不健康的食物。

  孕期血糖高应控制饮食

  在上面的案例中,孩子妈妈在孕后期还有高血糖症状,但她却没有加以控制,而糖尿病妈妈生的宝宝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症状,这也和张思莱医生的分析相吻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吕小燕提醒准妈妈,孕期血糖高一定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还会增加难产及剖腹产的几率;孕期血糖过高还可能会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疾病,对宝宝造成极大危害。

  准妈妈孕期要注意饮食均衡

 

  孕期的膳食应多样化,营养要平衡。所谓平衡膳食,就是要提供符合卫生要求、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膳食标准和膳食配方,根据体重的实际情况作合理的安排。体重低于或高于应该增长的量都是不对的。所以,作为孕妇,应该避免饮食中的营养缺乏,保证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使自己血液中能含有足够的、为胎儿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但也不可营养过剩。>>>更多孕期营养常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自闭症孩子平衡能力差吗

回答:自闭症孩子的平衡能力可能受到影响。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通常表现为社交困难、语言发展滞后、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等症状。由于大脑的功能受损,尤其是在感官处理、运动协调和认知功能方面...

Q
补牙补完牙龈疼怎么办

回答:补牙后牙龈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可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也可能是充填材料不合适或龋坏过深等问题导致。如果牙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找到原因后针...

Q
阴囊长瘊子需要治疗吗

回答:阴囊上长瘊子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其症状和数量。如果这些瘊子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数量也不多,可以选择暂时观察。然而,如果出现瘙痒、疼痛或瘊子数量增加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 1、无...

Q
打疫苗出血热前能喝酒吗

回答:打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前后,最好避免饮酒。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这种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饮酒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Q
9岁佝偻病怎么治疗

回答:针对9岁患佝偻病的儿童,治疗重点在于补充维生素D、钙剂,必要时采取骨骼矫正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措施,帮助患儿恢复正常骨骼发育。家长还需关注日常饮食和日照,配合医生进行科学干预。 1. ...

Q
衣原体阴性有梅毒吗

回答:衣原体阴性一般与梅毒无关,因为它们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 如果担心自己可能感染了梅毒,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衣原体与梅毒的区别 1、病...

Q
2型糖尿病能吃火锅么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火锅的,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材和控制食用量。火锅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食材和多样的口味,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选择和控制是关键。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及遵...

Q
补牙材料靠着牙龈

回答:补牙材料靠着牙龈可能让人感到不适,这通常是因为牙洞较大、充填材料溢出或填充物脱落等原因。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情况,最好尽快去看牙医进行检查和处理,以免问题加重。 1、牙洞较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