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顺产的方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11-06-27 17:33

  相信大家都知道顺产对母亲身体的影响较小,而且顺产的孩子适应能力也较强。那么,有利于顺产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1、选择合适年龄分娩: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5~29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顺产可能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首先,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孕妇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需要剖宫产干预的机会越多。

  2、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宝宝的体重超过4000克(医学上称为巨大儿),母体的难产率会大大增加。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营养补充过多、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孕妇患有糖尿病,也会导致胎儿长得大而肥胖。有利于顺产的方法是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和末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

  3、孕期体操:孕期体操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还有利于顺利分娩,这是因为:体操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了产道的阻力,使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孕期体操可缓解准妈妈的疲劳和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当然,准妈妈在练体操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和避免宫缩。这也是有利于顺产的方法之一。另外,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或严重内科合并症不宜进行孕期体操。

  4、矫正胎位:通常,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在妊娠30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矫正了。可以采用胸膝卧位法矫正胎位。

  5、定时做产前检查: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的规定,是按照胎儿发育和母体生理变化特点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查看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情况,以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早纠正和治疗。这也是有利于顺产的方法,它可以使孕妇和胎儿能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

  6、做好分娩前的准备:预产期前2周,孕妇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临产前,孕妇要保持心情的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下会安全、顺利地分娩。

  看了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有利于顺产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醒大家,做好日常准备工作,以便能顺利生产。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复发吗

回答: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主要与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彻底或再次接触病原体有关。预防复发需从提高免疫力、规范治疗和避免感染源入手。 1、免疫力低下 小孩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Q
出现先兆流产后多久会流产呢

回答:出现先兆流产后,流产的时间因人而异,可能几天到几周不等,具体取决于个体情况和保胎措施的有效性。先兆流产的常见原因包括胚胎发育异常、母体激素水平不足、子宫结构问题等。及时就医、调整生...

Q
小儿麻痹症主要是损伤了什么神经

回答:小儿麻痹症主要损伤的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这种疾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通过感染破坏神经细胞,影响肌肉控制。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康复训练和支持性护理。...

Q
小孩腱鞘囊肿要紧吗怎么治疗

回答:小孩腱鞘囊肿通常不太严重,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注射或穿刺抽液等。腱鞘囊肿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生长通常缓慢且恶化可能性极低。 1.物理疗法:通过按摩、热敷等方...

Q
肌阵挛会大发作吗

回答:肌阵挛本身不会直接引发大发作,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特别是与癫痫相关时,可能会出现大发作的情况。肌阵挛通常是由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而异常放电扩散至多个脑区时,有可能导致大发作...

Q
产后血虚血瘀的症状有哪些呢

回答:产后血虚血瘀是许多产妇常见的身体问题,通常表现为多种症状,影响产后的恢复。血虚血瘀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母婴的互动。常见的症状包括产后出血、乳汁分泌不畅、...

Q
60岁脸部下垂怎么办

回答:60岁时,面部下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面部提升术、肉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胶原蛋白注射和线雕都是可行的选择。如果下垂伴随皮肤松弛或皱纹增多,建议咨询...

Q
吃葡萄后关节痛什么原因

回答:吃葡萄后关节痛并不一定是葡萄本身引起的,更多可能是关节自身存在问题,或者葡萄摄入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比如痛风发作。明确病因对症处理,才能有效缓解关节不适。 1、关节本身疾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