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跟顺产有关系吗

发布于 2015-05-19 17:17

  据调查统计,有高达30%-50%的女性备受“产后尿失禁”的困扰。打个喷嚏就“尿裤子”确实让很多女性尴尬不已,甚至羞于就医。

  “产后尿失禁”真的与顺产有关!

  我国曾做过一项探讨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与分娩有关的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尿失禁的关系,探讨与尿失禁发生率有关的产科因素。

  结论如下:

  1、368例产妇中有51人(13.86%)在产后42天内至少1次出现尿失禁症状;

  2、剖宫产、阴道顺产、产钳助产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22%、19.34%、42.86%,产钳助产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阴道顺产组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3、剖宫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产后42天内尿失禁的发生率;

  4、产后尿失禁以轻度为主,加强孕期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中重度患者“难为情”也要看医生!

  产后尿失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哭大笑、上楼梯或提举重物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严重者直立、行路时即可发生。不伴有尿频尿急症状。

  根据漏尿的严重性可分成4度:

  1度: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偶尔有尿失禁发生。

  2度:任何屏气或用力时均可发生尿失禁。

  3度:直立、行走时即可发生尿失禁。

  4度:卧位时都可发生尿失禁。

  治疗方法:"凯格尔"骨盆肌肉收缩运动

  1、轻度(1、2度)的产后尿失禁,可作凯格尔运动来帮助复原,凯皮尔运动就是骨盆底肌肉的收缩运动。经由反覆的运动训练来复原及加强骨盆底肌肉的功能。

  先以中断尿液的感觉来体会一下:解尿解到一半时,试着让解尿中止,这时你会感觉会阴部收紧的感觉。多感觉几次,熟悉了之后就可以随时作这个运动,刚开始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作对时,可以在运动时将手指放在阴道内,如果感觉到收缩的力量,就表示作对了。

  一般产后尿失禁经由凯格尔运动后,可在3个月内复原。若没有改善的话,应找妇产科或是泌尿科医师作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2、中重度(3、4度)的产后尿失禁,则需要借助于手术治疗,手术也不复杂,需要在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以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和程度,妈妈们不用害怕。

  准妈妈要重预防,产前保健是关键!

  1、做好产前保健,正确处理分娩,不到子宫口开全就不要过早的用力。

  2、会阴切开或有裂伤时,要配合医生及时修补。

  4、一般在产褥期引起重视,正确对待,病情会逐渐减轻以至自愈。如果产褥期内未愈者,以后可手术修补。

 

  3、产后避免过早负重和使用腹压,做好产后保健操,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