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究竟要不要补种乙肝疫苗

发布于 2015-02-11 10:17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但这种情况并不适合低体重的早产儿,那么,早产儿有没有必要补种乙肝疫苗呢?何时补种呢?补种前后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乙肝疫苗到底用不用补种?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式。乙肝疫苗的接种是要按程序来进行的,一般会在儿童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孩子满1月龄时接种第2针,满6月龄时接种第3针。

  但是,有些婴儿因早产或疾病因素,未能按期接种乙肝疫苗,就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及时进行补种。对于早产儿来说,一般出生时的乙肝疫苗会延迟至孩子满月且体重大于2.5kg后再进行补种,一般接种的地点为婴儿出生的医院。

 

  哪些情况下不能补种?

  在补种疫苗前,宝宝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家长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说明,如家族和个人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期以及过敏体质者,如实地向医生介绍孩子的情况,以便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状况来判断是否可以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特别提示家长,在带孩子补种乙肝疫苗时,应携带医生开具的疫苗补种手续。

 

  早产儿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哪种更好?

  乙肝疫苗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1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目前国产的乙肝疫苗已实现了高免疫源性、高纯度、优质高产,质量已达国际标准。

 

  打乙肝疫苗就能实现母婴阻断吗?

  对于母亲感染乙肝的婴幼儿,除注射乙肝疫苗外,还要同时注射疫苗的免疫球蛋白,降低母婴之间传播的几率。专家表示:“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慢性肝炎病例中,很多是出生时妈妈感染了乙肝,孩子被传染的,或者是6岁前感染上乙肝的。这个群体到成年后发病,很容易就变成慢性肝炎,成年人即使感染上乙肝,变成慢性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上颚发炎肿痛怎么办

回答: 上颚发炎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冷敷缓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 上颚发炎肿痛可能与口腔溃疡、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保持口腔卫生需用温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冷敷可减...

Q
轮状病毒疫苗要不要打

回答: 轮状病毒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概率和重症风...

Q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回答: 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腔炎症等因素有关。 鼻腔干燥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干燥的空气会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变脆容易破裂出血。外伤...

Q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好吗 5个方法助你根除分泌性中耳炎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能治好,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生活调整等方式改善。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

Q
小儿肺炎会引起哮喘吗

回答: 小儿肺炎可能会引起哮喘,但并非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展为哮喘。 小儿肺炎与哮喘的关联主要取决于患儿个体体质及肺炎类型。病毒性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可能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哮喘...

Q
喉运动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回答: 喉运动神经损伤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喉运动神经损伤可能与外伤、病毒感染、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遵医...

Q
消肿片治子宫肌瘤吗

回答: 消肿片对子宫肌瘤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无法根治疾病。子宫肌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下腹坠胀、尿频等症状。 消肿片由夏枯草、浙贝...

Q
舌头没有舌苔是怎么回事

回答: 舌头没有舌苔可能与口腔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干燥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口腔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可能导致舌苔剥脱,常伴随口腔黏膜白斑或灼痛感,需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例如克霉唑含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