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认识并爱上颜色?

发布于 2013-08-02 17:06

  刚出生的婴儿就好似一张白纸,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但由于视觉能力有限,他们能看到的世界大都是模糊的。渐渐长大,视觉慢慢发生变化,宝宝开始对色彩有了感受能力。那如何才能让宝宝爱上颜色?

  父母怎样利用日常环境,让宝宝爱上颜色?

  尽管4个月的宝宝,他的色彩视觉能力就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但真正的色彩认知学习约在孩子1岁半前后进行比较适宜。色彩学习比较于“香蕉、苹果”等形象事物学习要难得多,色彩的学习过程要更抽象、更难识记,容易引起混淆。因此,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父母主要是在生活中多为宝宝创造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宝宝爱上色彩。

  1、装饰一个五颜六色的宝宝房。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一般比较喜欢黄色、橙色、浅蓝、浅绿等较为明快的颜色,在这种色彩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智商较高。由此可见,父母在居家布置上,应充分考虑色彩效应,使孩子拥有一个欢快、明朗的色彩环境。在宝宝的小居室里贴上一些色彩协调的画片,在小床上经常换上一些颜色清爽的床单和被套,小床的墙边可以画上一条七色彩虹,或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对他进行视觉刺激。>>>宝宝与电视该亲近还是疏远

 

  2、给宝宝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宝宝衣服的色彩应该多一点,灰暗色调的、明亮色调的服装都要有,否则很可能因为长期看同一色系,导致视觉迟钝。但注意,不要选择颜色鲜艳、浓重的衣服,或经过抗皱处理的或漂白的童装,因为这类衣物的甲醛含量较高。

  3、在宝宝的视线内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彩色图案的布书等,如果是能发出声响的彩色玩具,宝宝会更喜欢。由于4-6个月大小的宝宝视力范围很有限,因此父母有时候也可以抱起孩子,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色彩。这不仅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也对大脑发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4、到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已经能盯着某种颜色或转动头部看到别的颜色时,爸爸妈妈要经常指着这个玩具对宝宝说:“这是红气球”,“那是小白兔”,“这是黄花”等用语言加以描述,加深宝宝对颜色的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宝宝感知色彩的好道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培训。

  5、和宝宝玩些小游戏。家长还可以拿着玩具和孩子玩“躲猫猫”。一边在宝宝眼前摇着彩色玩具,一边将玩具藏到身后。在宝宝疑惑时,再猛地将玩具在孩子眼前亮出来。当玩具瞬间出现在宝宝眼前,他会一下子变得高兴。而这个过程对视觉刺激效果是非常好的。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预防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最有效的方法

回答:预防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体检、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病变,避免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能降低发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Q
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治疗

回答: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神经节苷脂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神经系统损伤。治疗的核心在于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

Q
孕16周小腹痛腰酸正常吗

回答:孕16周小腹痛腰酸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某些健康问题的信号。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扩张、韧带拉伸、姿势不当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姿势、适度休息、热敷以及必要时就医。...

Q
过敏性鼻炎有什么症状

回答: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流清鼻涕、鼻痒以及鼻塞,严重的话还可能伴有眼睛发痒、流泪等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 这是一种由机体对某些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而引发的疾病,常见过敏原有...

Q
肠套叠6岁容易复发吗

回答:肠套叠在6岁的儿童中复发率较低,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影响其复发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以及饮食习惯等。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预防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肠套叠复发的可...

Q
大便时成形是不成形

回答:大便成形一般是正常身体功能的表现,排便时呈条状或椭圆形且不黏附于马桶壁,通常代表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发现大便长期不成形,可能提示肠道健康问题,建议关注饮食、生活习惯及潜在疾病风险。 ...

Q
60岁脸部下垂怎么办

回答:60岁时,面部下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面部提升术、肉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胶原蛋白注射和线雕都是可行的选择。如果下垂伴随皮肤松弛或皱纹增多,建议咨询...

Q
虫积腹痛宜用什么中药

回答:虫积腹痛,即由于体内寄生虫导致的腹部疼痛,常见于感染绦虫、蛔虫等人群。中医中有一些药材可以起到驱虫止痛的作用,比如槟榔、榧子、鹤虱、雷丸和南瓜子等。不过,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