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爬可以让宝宝爬出聪明来

发布于 2018-01-16 17:29

  当宝宝八九个月时,一般就会爬了。这时候宝宝不会再老老实实得待在一个地方不动了。他会用自己的四肢,帮助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让宝宝爬行,不仅有助于锻炼宝宝的骨骼肌肉,还能开拓宝宝的眼界,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

  宝宝越爬越聪明

  鼓励宝宝早爬行、多爬行,可显著地帮助宝宝大脑发育,使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得以加强,启迪与开拓宝宝的智力潜能。研究资料显示:会爬、早爬与多爬的宝宝动作举止比较灵敏,协调能力好,懂事快,求知欲强,而不喜爬行的宝宝多显呆板、迟钝、情绪低,不爱接触新人、新事。同时,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宝宝认知力强,看图识字、语音构成与发声能力,以及日后行走、跑步的平稳程度等均好于迟爬或爬动少的孩子。

  简单的爬行活动何来如此神功?

  首先,当宝宝在襁褓中时,视听范围很小;坐着或躺着时,视听范围略有扩大,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够。而爬行则使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刺激量大了,思维、语言与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同时,爬行对于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总部”,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爬行扩大了视听范围后,中脑受到的刺激就得以强化;而促进了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除了中脑,爬行对小脑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小视。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宝宝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不用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爬;可是要爬得更早、更快、更好、更有益,建议你参考一下科学的爬行模式。

  爬行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抵足爬行:

  用手抵住宝宝两只小脚,使腿呈现蛙形,他就会趁势以腹部为支点向前爬行。这是新生儿开始就有的能力。

  手膝爬行:

  8-12个月,宝宝能够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爬行。

  手足爬行:

  1岁左右,宝宝能够用两手和两脚掌支撑身体,向前爬行。

  爬行训练和游戏:

  抵足爬行: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父母用手掌顶住宝宝的脚,他就会自动地蹬住你的手往前爬。开始时宝宝可能还不会用手使劲,整个身子也不能抬高离开床,大人不妨从旁扶助他的身子,必要时可用一点外力帮助孩子前进。每天练习2-4次,每次爬行2-4米,要天天坚持。

  上肢准备:俯卧抬头两臂撑起上半身:可用镜子、玩具、画报、人脸逗引宝宝抬头。出生15天后可适当练习;满月后每天3-4次,可累计半小时。

  单臂支撑体重:

  当宝宝学会上述动作后,可在其俯卧时,用玩具在他一侧手臂上方逗引他够玩具,就在其抓够的一瞬间,便练习了单臂支撑体重,两臂可轮流练习。前臂交叉练习:宝宝俯卧在床边,您在床沿,把两手掌向上, 垫在宝宝的掌下,前面用玩具逗引,交叉移动你的手掌,带动宝宝两臂交叉运动。

  下肢准备:

  3-4个月左右,可将宝宝跪抱在你的大腿上,或当你仰卧时,让他跪在你的体侧,手扶着你的身体;可和他一起看画报、念儿歌、玩玩具,使宝宝锻炼膝部的支撑力量。两腿交叉运动: 宝宝腹下垫上枕头呈俯卧位,你用双手抓住宝宝踝部,做前后交叉运动。

  四肢协调爬行:

  让宝宝手膝(或手足)着地,腹部离开床面,四肢协调爬行。若宝宝腹部不能离开床面或不能向前移动,可用手托住宝宝腹部或用长围巾兜住腹部,用玩具诱导他爬行。爬行游戏当宝宝会手膝爬行后,就可以做爬行游戏了。

  游戏1:坐伏抓物

  把宝宝喜欢的一件玩具放在他(她)身体不远处,宝宝只要由坐位向前趴下,变成俯卧位能抓得着就可以。虽然并不能算爬,但这是爬的前奏,在学爬之前,宝宝能喜欢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预备动作。开始可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不远处,以后可放在他(她)身体左边、右边,甚至是后边,只要宝宝一转头看见了,就能俯下身去拿。

  游戏2:助力行动

  当宝宝学爬时,四肢如何协调一致地运动成为最不易突破的难题,他们经常是顾得了手却顾不了脚。这时家长可以站在宝宝身后,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她)往前爬一点时,再推动另一只脚,如此协助,帮他(她)渡过爬行关。

  游戏3:钻“ 山洞”

  家里若是有装冰箱、洗衣机的空纸箱, 可以制成宝宝的爬行玩具。将纸箱两头的盖和底剪掉,使纸箱成为一个方形的筒状。将纸箱横放在地上,把宝宝放在纸箱一头,然后家长到另一边,从纸箱里看宝宝,鼓励他(她)钻“山洞”,爬到家长这边来。注意改造纸箱时,纸的边缘要用胶条粘上,因为纸边有可能划破宝宝细嫩的皮肤。

  游戏4:色彩的诱惑

  让宝宝坐在一边,家长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叫宝宝的名字,吸引他(她)的注意力。宝宝俯下身爬过来时,家长向后退,等宝宝爬了三四下后,让宝宝抓到物品,并夸奖宝宝做得好。

  游戏5:循声而动

  声音也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拨浪鼓、带电子音乐的小玩具等,都是吸引宝宝的对象。在宝宝身体不远处摇动玩具,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宝宝会因为乐声的吸引,想办法爬过来。注意不要离宝宝太远,免得宝宝的注意力不在声音上。

  游戏6:爬行观摩

  有些宝宝不会爬, 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这时可以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两个宝宝在一起,鼓励他们爬。当宝宝看到另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为了增加趣味性,家长可有意设计竞赛,在前面逗引,鼓励两个小宝宝一起爬向目标。

  游戏7:床下寻宝

  小宝宝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喜欢到处钻,发现角角落落里的小秘密。家里若是有条件,可以将床下或桌子底下打扫干净,给宝宝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探险胜地。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去找找看。”宝宝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她)寻找宝藏。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宝宝会拒绝寻找,这时家长可打开灯,或是将桌布、床罩向上翻起,使光线穿过,甚至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子,激发宝宝去寻找。

  爬行小贴士

  为了增加爬行的趣味性,可多些花样,以激发宝宝的积极性。

  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婴儿爬行的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尖利的东西,或易碰倒的东西,以免受到伤害。

  宝宝在较硬的地上爬行时,可在膝盖上带上护膝,防止因膝盖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护膝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度。

  尽量让孩子通过爬行自然过渡。如从俯卧到四肢站立,从爬行到能自己坐起、蹲起,再从蹲起到站起,并掌握站立的平衡。这样,孩子会很轻松地学会走路。

  每次爬行练习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引起宝宝的抵触情绪。

  当宝宝会爬后,家长们对宝宝的照顾就要更加用心了,在你一不留神的功夫,他可能已经爬出了老远。这时候房间地面上,最好铺上爬行垫,让宝宝在地上尽情爬行。如果是把宝宝放在床上爬,那就要格外留意,防止宝宝从床上跌落。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骨质增生必须开刀吗多少钱

回答:骨质增生不一定需要开刀,具体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增生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费用方面,手术与否、治疗方法及医院类型都会影响总费用。轻度骨质增生通常不需要手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

Q
不属于气虚形成的原因是

回答:不属于气虚形成的原因是“肾阳虚”。 气虚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劳倦、气血两虚、肺气虚、心阳虚等因素,而肾阳虚本质上属于阳气不足,虽然与身体的整体虚弱有关,但并不直接导致气虚。气虚若未及...

Q
治神经炎的中药方

回答: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疼痛、麻木、肢体乏力等症状。在中医治疗中,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中药方剂可以发挥一定的调理和缓解作用,比如龙胆泻肝汤、清开...

Q
小孩羊羔疯怎么治疗吗

回答:小儿羊羔疯,也被称为小儿癫痫,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Q
登革热igm抗体阳性持续多久

回答:登革热的IgM抗体阳性持续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轻度登革热患者的IgM抗体阳性可能会持续1到2周,而重症患者可能会持续3到4周。这种差异主要与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病...

Q
大肠湿热泄泻的症状

回答:大肠湿热泄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和口渴思饮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通常是湿热邪气侵袭大肠,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并结合调理生活习惯,有助于缓...

Q
糖尿病可以引起肾阴虚吗

回答:糖尿病是否会引起肾阴虚,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个体病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肾阴虚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确实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

Q
菜花状的湿疣怎么治疗

回答:菜花状的湿疣,通常是指尖锐湿疣,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来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