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粥怎么煮才会让宝宝爱吃

发布于 2018-12-07 17:29

  婴儿由于牙齿等发育不完全,通常以吃一些流质的辅食产品为主,例如糊糊、粥等。而宝宝粥作为宝宝食谱的重要的一部分,爸爸妈妈们怎么样才能将宝宝粥做得美味又有营养呢?就让下面这篇文章来告诉你。

  一、宝宝粥怎么煮

  1.米粥

  适于刚开始辅以婴儿粥喂养的宝宝。将好大米或小米50克,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500克,浸泡1小时左右,使米粒吸水膨胀,上急火烧开后,再慢火煮熟即可。

  2.蛋花粥

  先将鸡蛋一个打碎,取浓米汤一碗,置于火上,将蛋倒入,边烧边搅,烧沸煮透成蛋花米汤状,再将粥一碗放入,加碎菜叶、食盐、熟油煮沸即成。或将大米加水8倍煮成粥。再将鸡蛋打碎、搅匀。倒入已煮好的粥中,并不断搅拌,直至煮沸,然后加入菜叶、调味品及植物油(如麻油)即可。

  3.米粉粥

  将牛奶倒入一小钢精锅中,待牛奶即将煮开时放入米粉,边放边搅。把火关小,盖上锅盖,用文火煮8~10分钟后,加入白糖。吃时再放入黄油、蜂蜜、水果及宝宝喜欢吃的其他食物。

  4.青菜肉糜粥

  米洗净,用水泡1~2小时,放入锅内,加高汤,熬煮半小时左右。将青菜洗干净,放入开水锅内煮软,切碎备用。再将瘦肉洗净切成薄片,加少许精盐,入锅中,水开煮10分钟,取出切成肉糜。然后,将肉糜和青菜加入煮好的粥中。

  5.鸡肝胡萝卜粥

  饭加入高汤,小火慢熬成粥状。鸡肝及胡萝卜洗净后,蒸熟捣成泥,加入粥内,加盐少许,煮熟即可。

  6.蛋黄豌豆粥

  将荷兰豆放进搅拌机中用点触手法打碎,或用刀切成细丝。将鸡蛋煮熟去壳,取出蛋黄,压成蛋黄泥。将米浸泡20分钟后,放水煮1小时,煮成半糊状,然后加入准备好的豆末和蛋黄泥。再加少许盐,淋上一点香油即可。

  7.腊八粥

  花生、黄豆、薏米仁、红豆洗净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加水10杯,将之煮至软熟。再加入糯米和红枣,继续煮25分钟。最后加入桂圆肉,煮20分钟。入糖煮开即可。

  8.海鲜粥

  米加入高汤,小火慢熬成粥状。将虾仁蒸熟,切成小粒,放入粥内,加入少许盐,熬5分钟。芹菜末加入粥内即可。

  9.猪肝泥粥

  米加入高汤,小火慢熬成粥状。取猪肝少许切片,加少许盐和料酒炒熟,去腥调味,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状,拌入粥中,继续煮5分钟即可。

  10. 鱼粥

  米加入高汤,小火慢熬成粥状。鱼整条蒸熟去骨,挑出适量鱼肉切碎,拌入粥中,加入少许盐,熬5分钟即可。

  小编结语:其实宝宝粥煮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口味也多种多样,例如蛋花粥、牛奶粥等等。按照这些食谱,爸爸妈妈们可以每天给宝宝变换不同的粥的口味,这样既保证了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又能增加口味的变化,增加宝宝吃饭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肛漏手术后能用凉水洗手吗

回答:肛漏手术后不建议直接用凉水洗手,以免影响恢复。手术后身体处于修复阶段,受创区域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包括温度的刺激。 凉水虽然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对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局部血管收...

Q
食管溃疡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回答:食管溃疡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灼烧感,进食时会明显加重,并可能伴有吞咽困难或食物反流等问题,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食管内壁出现了破溃,常常与胃酸反流、...

Q
宫寒会导致小腹坠痛腰酸吗

回答:宫寒可能会导致小腹坠痛和腰酸,尤其是在经期前后更为明显。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宫寒影响了子宫的血液循环,引发不适和疼痛。 中医上认为,宫寒是一种由体内寒气积聚引起的状态,常见症状包括经...

Q
擦伤破皮几天能好

回答:轻度擦伤破皮一般需要7-10天即可愈合,而较严重的擦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数周。伤口的深度、感染风险以及护理方式共同决定了恢复的快慢。 1.轻度擦伤的原因与愈合时间 轻度擦伤通常只...

Q
疱疹的病毒会附着在衣服上吗

回答:疱疹病毒确实可能附着在衣服上,但一般情况下存活时间较短,不容易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疱疹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皮损部位或者使用被污染的物品传播。若衣物接触到了患者的皮损或体液...

Q
右肱骨软骨瘤术后几个月恢复

回答:右肱骨软骨瘤术后的恢复时间通常为3至6个月。恢复过程受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影响。以促进愈合,患者应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并定期就医进行恢复状况的评估。 1.年龄和健康状况。如果患者较为...

Q
戊肝很容易被传染吗

回答:戊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对于免疫健全的人群,戊肝通常自限,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御病毒,不易形成慢性肝炎。相比之下,免疫功能低下或年长者由于免疫力...

Q
半胱氨酸对身体有害吗

回答:半胱氨酸对身体通常无害,但浓度过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作为一种构成蛋白质的非必需氨基酸,适量的半胱氨酸对人体正常代谢有益,但如果其水平过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等问题。建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