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它们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能力及其代谢废物的排泄功能。具体检查方法和解读意义需结合医嘱,必要时结合进一步的影像学或其他检查确认病变。
1、血清肌酐Scr
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重要标志物。当肾功能下降时,血清肌酐水平会升高。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的血清肌酐范围为62-115、µmol/L,女性为53-97、µmol/L。如果指标出现异常,建议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进一步评估,可能涉及饮食调整或用药方案。
2、尿素氮BUN
尿素氮反映肾脏排出代谢废物的能力,通常由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生成。正常范围为2.9-7.5、mmol/L。当尿素氮升高时,可能提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减退;降低时则常与低蛋白饮食、肝功能减退等相关。调整饮食结构、监控蛋白质摄入或查找潜在病因是必要的措施。
3、尿酸UA
尿酸生成于嘌呤类物质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酸水平过高正常值:男性149-416、µmol/L,女性89-357、µmol/L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痛风或肾脏损伤。控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贝类的摄入,同时多喝水可以帮助维持尿酸水平正常。
4、尿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葡萄糖等成分,可以间接反映肾脏健康。例如尿蛋白增加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而白细胞增多或尿液潜血阳性则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肾脏病变。发生异常时,需结合医生建议采取针对性治疗。
5、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肾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与酸碱稳定。检查常包括钠、钾、钙、磷等离子浓度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变化。当某种电解质水平异常,可能提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代谢紊乱。诊断后依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如补充电解质或改善饮食。
及时进行完整的肾功能检查并结合医生指导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异常迹象,应积极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必要时遵循医嘱开展治疗或手术等干预方案。保持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肾脏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回答时间:2025-04-08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