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主要由药物毒性、感染、外伤、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引起,可能涉及多种综合性因素。及时识别其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保护肾脏功能的关键。
1、药物毒性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非甾体抗炎药及化疗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毒性作用。这些药物会直接损伤肾小管细胞或削弱肾脏的排毒能力,尤其是在长期大剂量使用或肾脏已有基础疾病时更易诱发急性肾损伤。处理上,应在医疗指导下停用相关药物,同时补充液体以帮助代谢毒素,并在必要时使用解毒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对抗药物毒性。
2、感染因素
感染如严重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甚至败血症,都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引起急性肾损伤。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高烧、淋巴结肿大、感染病灶等症状。必须尽快确诊感染病原体,并使用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如广谱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来控制炎症和感染扩散,同时进行密切监测肾功能。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当严重失血、脱水、休克、严重烧伤等情况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即肾缺血时,会出现急性肾损伤。比如外伤性失血后,血压急降致使肾灌注压不足,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为了改善血流动力学,应立即纠正低血压,补充液体、电解质或输血,必要时采用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强心输出量。
4、其他外部或内源性损伤
重金属如铅、汞、工业有毒物质或严重溶血、横纹肌溶解症、免疫相关疾病如狼疮性肾炎也可能损伤肾小管及肾小球。此类情况下,应根据致病原因采取对症治疗。例如,疑似重金属中毒时可使用螯合剂祛除毒物,若为横纹肌溶解症则需大量补液以促进毒性肌红蛋白的排出。
急性肾损伤的潜在病因多种多样,快速识别和针对性干预是防止病情加重的关键。如感到恶心、乏力、水肿或尿量异常等,应立即就医并检查肾功能,以便明确病因采取最优治疗方案,尽量避免不可逆性肾损害。
回答时间:2025-04-29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