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急性尿道感染可通过抗生素、镇痛药物、抗炎药物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细菌感染、尿道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个人卫生不良、性行为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急性尿道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克肟片200mg/次,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500mg/次,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3次。抗生素需根据医生建议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镇痛药物:感染可能引发尿道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3次缓解不适。镇痛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掩盖病情进展。
3、抗炎药物:对于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患者,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片25mg/次,每日3次或塞来昔布胶囊200mg/次,每日1次减轻炎症症状。抗炎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
4、细菌感染:急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5、尿道结构异常:部分患者因尿道狭窄、结石等结构异常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风险。症状可能包括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治疗需结合病因,必要时进行尿道扩张或手术干预。
急性尿道感染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日常护理中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久坐和憋尿。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