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只是一个病理学的诊断名词,描述的是患者肾小球的足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会造成足细胞的损伤,也会导致基底膜的增厚。这种疾病会影响到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导致患者出现大量的尿蛋白。实际上能够造成这个状态的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做特发性膜性肾病,另外一种叫做继发性膜性肾病。所谓继发性膜性肾病,是因为其他的疾病造成,常见的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在肾小球内沉积,刺激炎症反应;还可以见于狼疮性肾炎;还有的患者是因为肿瘤造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到达肾脏,造成膜性肾病。如果没有这些原因,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膜性肾病。
回答时间:2024-11-09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