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应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改善器官功能和纠正代谢紊乱。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支持治疗和针对潜在诱因的处理。
1、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核心是甲状腺激素急剧增加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因此需要迅速控制激素水平:
抗甲状腺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丙硫氧嘧啶PTU和甲硫咪唑MMI,PTU可快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及外周转换,首剂通常需要较大剂量。
碘剂:如饱和碘化钾溶液SSKI,可在服用PTU一小时后使用,帮助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不仅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外周转换,且有抗炎作用,改善整体病情。
2、支持治疗
危象患者常伴随高热、心悸甚至心衰等症状,支持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退热:可使用物理降温冰袋、降温毯或非阿司匹林类解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不可用,因为可能增加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用于控制高心率,减轻心血管负担,但必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衰等禁忌。
液体及电解质平衡:通过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支持营养功能。
3、治疗潜在诱因
甲状腺危象通常由其他疾病诱发,需尽快明确并处理诱因:
感染:常见诱因,需根据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扩散。
手术和创伤:术后患者需监测甲状腺指标,避免危象发生,提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心理应激:如严重的精神创伤,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应配合心理支持。
患者一旦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应在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病情,联合内分泌、心脏及相关科室治疗。同时,及时明确诱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是有效控制病情的关键。治疗结束后仍需随访,调整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或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如甲状腺切除术。
回答时间:2025-04-30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