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的标准通常定义为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低血糖可能由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昏迷等危险情况。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发生。
1、药物因素: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是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立即服用15-20克葡萄糖或含糖饮料,并监测血糖变化。
2、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空腹运动。建议每日三餐均衡搭配,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
3、运动因素:运动过度或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可能引发低血糖。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必要时补充少量碳水化合物。
4、伴随症状:低血糖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饥饿感等症状。患者应熟悉这些症状,及时采取措施。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需立即就医。
5、监测管理:定期监测血糖是预防低血糖的关键。患者应配备家用血糖仪,记录血糖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夜间低血糖风险较高,睡前可适当加餐,如牛奶、饼干等。
糖尿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运动与药物的平衡,避免低血糖发生。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红薯等,同时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空腹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剂量,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