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和肾脏损害。其发生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选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避免过敏原。
1、皮肤紫癜
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特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按压不褪色。这些斑点通常出现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脚踝周围。紫癜的形成是由于小血管炎症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至皮下组织。治疗上,轻度紫癜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
2、关节痛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关节痛,主要影响膝关节和踝关节,表现为肿胀和疼痛。关节症状通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有关。治疗上,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时需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
3、腹痛和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小血管炎累及胃肠道所致。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可能伴有黑便或血便。治疗上,轻度腹痛可通过饮食调理(如清淡饮食、少量多餐)缓解,严重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
4、肾脏损害
约30%-5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肾脏损害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上,轻度肾脏损害可通过低盐低蛋白饮食和利尿剂(如呋塞米)缓解,严重时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选择个体化方案,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药物、食物或感染源)。患者应定期复查,尤其是监测肾脏功能,以防止病情进展。通过科学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回答时间:2025-02-24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