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宜秋冻 糖尿病人不适合

发布于 2014-09-30 14:47

  “春捂秋冻”这句养生话几乎是人人挂在嘴边,春天的时候不要过早的脱掉冬衣,秋天的时候也不宜尽早穿厚点的衣服。这样的春捂秋冻养生法确实有道理存在,但是,这种方法却不适合糖尿病人。

  这是因为,秋季天气转凉之后,身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寒冷,人们的进食量也会有所增加,这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本身很难控制。如果再“秋冻”,很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或加重并发症等后果。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秋季太干燥糖人补水不能少

  秋季气候相当干燥,机体失水量较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多补充水分。可能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多饮会引起多尿,尽管口渴却不敢喝水,这是错误和危险的。糖尿病多尿是由于血糖高之故,口渴是体内缺水的表现,如果限制饮水,很容易造成脱水,很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导致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不仅如此,还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因血液浓缩导致脑血栓形成、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应该多喝白开水、果蔬汁、汤和淡茶,还可以喝一些自制的中药茶,这样能够及时补充丢失掉的水分。也可以直接用麦冬泡水喝也能达到养阴生津的目的。但不宜饮用可乐等含糖饮料和汽水。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失水后渴感不明显,应注意主动补充水分。

  糖人秋季保健的三大条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还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肌梗塞等后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秋季保健。具体做法有:

  一、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皮肤瘙痒。洗澡时间不要过长,尽量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后全身立即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或者到医院里配无香的止痒润肤膏剂。

  二、进行有氧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并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秋冬季节应注意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适合做有氧运动,比如快走、十点负荷运动、打太极拳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飞华健康网中医频道:http://tcms.fh21.com.cn/

  食疗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虚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欢:

  三、经常检查双脚,预防糖尿病足。看看脚底的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和足趾变形,如果有问题要尽快去医院内分泌科检查。洗脚时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烫伤。注意足部保暖,每晚用45℃左右温水泡、洗脚15分钟;用热水袋的时候,水温也不要太高。如果能配合服用些保养产品,如蜂胶、蜂王浆等效果更好。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腺性膀胱炎吃什么中药

回答: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在中医治疗方面,针对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能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效果。常用的中药包括...

Q
补牙边缘是黑色的

回答:补牙边缘发黑可能是许多人在口腔健康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这种现象可能由牙齿龋坏、充填材料脱落或其他因素引起。如果发现补牙边缘发黑,建议尽快去看牙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Q
阴囊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回答:阴囊长疙瘩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毛囊炎、皮脂腺囊肿、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以及阴囊湿疹。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生殖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为了确保正确的诊断和...

Q
3周岁小孩子最近眼睛里老是有水

回答:孩子眼睛老是有水,家长们可能会很担心,这种情况常见于泪道异常、炎症反应或者外部刺激。为了帮助宝宝尽快缓解症状,建议家长留意孩子的眼部表现,必要时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到具体原...

Q
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多长时间血糖恢复正常

回答:妊娠糖尿病在生完孩子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因人而异。对于轻度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通常在产后1到2个月内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由于此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胎儿已经出生,血糖水平自然会有...

Q
自闭症孩子潜水训练

回答:自闭症孩子进行潜水训练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潜力的疗法,能够帮助缓解一些自闭症症状。为了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家长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注意力和语言训练等方面。通...

Q
神经性呕吐中药治疗方法

回答: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障碍,常常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神经性呕吐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主要包括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安神定志丸、健脾丸以及...

Q
男性感染梅毒概率大吗

回答:男性感染梅毒的概率确实较高。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不洁的性生活中,梅毒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