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人一生中有脚病,这是常见病

发布于 2016-11-18 15:56

【摘要】人老了,最怕什么?动不了了,活动受限,可如果脚有问题,就会有很大的限制。 “70%的人一生中有脚病,这是常见病,尤其是到了老年以后,人老脚先老。” 很多老人走不了道儿了,追溯一下,多是年轻时候就出了问题却没关注,比如打篮球扭伤了脚。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和年轻人的足踝扭伤比例差不多,各占半边天!

  足踝部是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承担了全身的重量。如果足踝部出现问题,就会对下肢和脊柱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如果脚歪了,那么人体下肢的重力线就出现问题了。这就好比一棵树,树根因为外力原因倾斜了,树干甚至树冠又怎么会不受影响?

  国外有相关研究统计显示,95%的人站立、行走时,脚底重心偏移。脚底歪,腿不正,人全身都会跟着动,通过协调保持平衡。长此以往,膝盖、骨盆、脊柱甚至内脏都会跟着出问题,诸如膝关节、髋关节关节炎疼痛、脊柱侧弯等毛病也很容易出现。

  “像老牌西方国家,比如英国、美国一直都有足科,足医的历史已超百年。这跟经济发达,老百姓有需求有关。”但过去,由于我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家也不把脚病当大病来治,老百姓的需求自然不高。

  足踝外科所看的病其实是从我们的踝关节开始向下,一直到脚趾头的病,除了皮肤病外都包括在内。 张建中介绍,主要包括踝关节骨折、脚踝扭伤,拇外翻、足跟痛、扁平足、高弓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通常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扭伤,尽管疼痛不厉害,但后果却比较严重,常常会导致韧带损伤、关节不稳,关节表面的软骨被反复磨损,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症,甚至产生关节的畸形。

  以前这些病都是在骨科看的,可是骨科大夫不止看这个病,还看全身骨头的病,试想,一个骨科大夫,今天做手,明天做脚,就不能对一个病积累太多,经验就不够,病例做得越多,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才知道怎么做更好。 张建中提到,他是1999年去美国专门学习的足踝外科技术,一步一步到现在,将足踝外科做成了同仁医院骨科的特色。

#p#副标题#e#

  足部连续疼痛超过72小时就要找专科医生看

  人变老的这个过程,我们没法改变,对于有问题的,我们只能尽量避免病情加重,对于还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防止损伤。 张建中提醒。

  “年轻人最常见的是运动伤害,这很容易理解,许多年轻人觉得,足踝扭一下休息两天就好了。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张建中介绍,足踝损伤,医生通常会建议静养,足部制动3~4周,才能让伤处得到更好的修复。因为比起骨折,关节、韧带的修复其实更费劲。比如韧带撕裂,即便修复后也可能形成疤痕,而疤痕组织没有原本的弹性和柔韧性,就更容易出问题。所以许多人有过一次足踝部损伤后,今后每次出问题,都在同一个地方。

  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常出现的足踝部疾病是足跟痛。这种病痛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极大不便。而足跟痛可能源于跟骨骨刺、足底腱膜炎、跟腱腱围炎等多种疾病,程度轻的患者只需要选择专门的“足骨骨刺”鞋垫就成了,而严重的患者也许需要手术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现代病,但你可能想不到,它们也可能伤及你的足踝。,“就拿糖尿病来说吧,除了可以引起足部感觉异常,以及局部破溃感染、迁延不愈外,许多患者会因为糖尿病出现肌肉协调异常,长此以往导致脚趾向外侧偏,这也会影响到脚底承压情况。”

 足部连续疼痛超过72小时就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看看。所谓的专科医生是指专门治疗足踝疾病的,而不是别的骨科大夫或者外科大夫。因为手术不仅仅是只做了骨头,还得有肌腱的事,手术的方式如果选择不对,不适合这个患者具体的情况,预后就会差别很大。

  在美国,目前90%的足踝手术是日间手术,门诊就解决了,但在我国,由于患者多是外地患者,不是通过基层转诊的,很多基础检查没有完善,所以还是住院治疗,当然,住院时间不长。也就是说,找对大夫看足踝病,看病没那么难。

  用鞋治病,用鞋垫治病,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

  以前大家说到骨科看病,就以为要手术,其实不然,在足踝专病门诊看病,最终选择手术治疗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的人群,治疗方式还有辅助支具等,张建中介绍,他们还有用鞋治病的,也有用鞋垫治病的,不得已才手术,才用药。

  双脚和鞋子打交道最多,鞋子的选择无疑是决定足部健康最为关键的一环。张建中认为,出现脚疼、走路不稳后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看病,先得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是否需要手术,还是只需要一个足垫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整就能解决。

  我们的脚底有一个承压三角点,一个在大脚趾,一个在小脚趾,还有一个在脚后跟。如果鞋子穿得不合适,或者足踝部出现问题,这个三角就不能准确落点,足部承压控制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而结果就是走路费劲、抓地不足,不仅走久了容易出现足踝疼痛,不小心还容易脚底打滑、摔倒。

#p#副标题#e#

  “有人脚疼是那种不走路就不疼,走起路来就疼,像这种情况,吃药有什么用?”张建中介绍,“我们常说量体裁衣,鞋也可以。”每个人的脚型都不一样,有人是这块凸出来一点,有人则可能是那块凸出来一点,我们要用鞋去适应自己的脚。

  鞋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选择鞋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脚属于哪个类型,从而选择适合自己脚型的鞋的款式。这就好比我们身体的体型不同,适合的衣服款式也会不同。有三种类型的脚:A—外旋足、扁平足;B—内旋足、高弓足;C—自然足。日常生活中,要根据不同的脚,选择不同的鞋子。#p#分页标题#e#

  有机会去美国,在那里逛街的时候,你能见到商场里有一种特殊鞋店,“special shoes”,在那里,你就可以私人定制只适合自己的鞋。当然,这种定制鞋店目前在中国还不普遍,在中国专门找人来定制鞋,价格也偏贵。

  “特别提醒老年人,鞋上不能省”,张建中教授建议,选择“鞋底硬鞋垫软鞋帮稳”的鞋。老年人本来关节等部位就比年轻人要脆弱,虽然他们一般都不会重度运动,但如果长时间平地走路锻炼时没穿对鞋子,时间长了就会对关节造成损伤。有些人腰腿疼,其实做一些脚部的改变后,腰也不疼了,腿也不疼了。我们看到有的人就穿了一次挤脚的鞋,从此以后脚就歪了,还一直疼。

  另外,有拇外翻的人,不要买那种挤压脚的鞋子,而对于糖尿病来说,其实是有专门的鞋子的,内衬是特殊布料,不挤压脚。

  当然,针对一些脚扭伤或者脚的前掌或者脚跟疼痛的人,也都有专门的功能鞋。在足踝门诊有专门的仪器测量,你在仪器上面走一遍,就能发现你的腰是不是歪,肩是否倾斜,走路时两条腿的步态、步幅以及用力情况是否合适,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而推荐一双合适的鞋,这也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早产宝宝黄疸什么时候消退 快速让宝宝黄疸消退方法揭晓

回答: 早产宝宝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周消退,可通过光疗、喂养调整等方式加速消退。 早产宝宝由于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较足月儿更慢,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若黄疸程度较...

Q
慢性咽炎的正确调理方法有哪些

回答: 慢性咽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调理。 慢性咽炎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痒、灼热等症状。调整饮食需避免辛辣刺...

Q
癌症为什么会转移

回答: 癌症转移主要与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等因素有关。 癌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能够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物质降解细胞外基质,为...

Q
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几率

回答: 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概率与肿瘤类型、分期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多数早期恶性肿瘤经规范手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例,5年复发率通常不足5%,若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且未侵...

Q
手上起红色的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回答: 手上起红色的小红点可能与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湿疹等因素有关。 过敏反应通常由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或食物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灼热感或瘙痒。真菌感染多见于潮湿环境,伴...

Q
鼻窦炎脓液的排出方法有哪些

回答: 鼻窦炎脓液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排出。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通过冲洗鼻腔和鼻窦,帮助稀释并排出脓液,减轻炎症。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

Q
手上长一粒粒凸起什么原因

回答: 手上长一粒粒凸起可能与汗疱疹、寻常疣、毛囊炎等因素有关。 汗疱疹通常与过敏、精神紧张或局部多汗有关,表现为手掌或手指侧缘出现密集小水疱,伴随瘙痒或灼热感。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Q
牙龈发炎肿痛怎么消炎最快买啥药

回答: 牙龈发炎肿痛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牙龈发炎肿痛可能与牙菌斑堆积、龋齿、智齿冠周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