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和心率监测有什么讲究?
发布于 2014-06-11 13:00
发布于 2014-06-11 13:00
冬季高血压患病率足足比夏天高出 20%,无论有否吃降压药,患者血压一般升高5~10mmHg。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何冬季心血管意外高发——高血压不仅是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 因素,往往先有高血压,再发冠心病、脑中风。有研究证实,60%的中风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易发生房颤,增加心梗危险,100个高血压患者中有39个可能 发生房颤;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危险比低于120mmHg者增高40%,比140~149mmHg 者增加1.3倍。
天气突然变冷会让心血管疾病加重,容易突发心梗死。主要原因是,气温一降,心脑血管容易收缩、痉挛,从而导致血流加速、压力增高,最终造成血管堵塞,血管一堵塞,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严重的出现血管斑块破裂。
专家建议,机体调节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因此老人过冬,最好做一次体检,每天自我监测血压和心率;生活中保暖最重要,饮食不宜大补还须少食多餐。由于老人是冬季心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因此,最好在入冬前做一次体检,由专业医生帮忙判断风险。心血管相关检查项目据具体而定,比如冠心病患者,可做CT;而心功能不全者,则可做B超或抽血检验。
预防心血管疾病,每日做好血压和心率监测最重要。监测可每日两次: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静坐10分钟,测量第一次;晚上睡觉前,静坐10分钟,测量第二次;老年人则可于午餐后多测一次。一般成年高血压者,血压应控制在对比值为140/90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将血压控制 在130/80mmHg左右;65岁以上,则可放宽控制至150/90mmHg以下。心率控制上,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钟,有心绞痛的 病患,晨起心跳次数应控制在55~60次/分钟。
急诊科专家也提醒,天气变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酌情加药,同时,应随身携带医保卡和能识别身份的卡片,并随身携带救急药。
上一篇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下一篇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低于正常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