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教授医案:冠心病20余年

发布于 2014-06-11 13:13

  曹洪欣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特别是开展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近二十年,对治疗冠状动脉狭窄70%以上,或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冠心病房颤、心功不全等学术见解独到,常有平中见奇之效,体现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医案:江某,女,59岁,2009年10月19日初诊。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20余年,1991年出现房颤,现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1~2小时,发作时心悸不宁,气短,心前及背痛,腰酸,时舌痛,目干涩而痒,大便不成形,每日1~2次,睡眠不实,醒后不易再睡。心脏超声示:心房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舌暗红,苔白干,脉促。

  此为阴虚火旺,心神内扰。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处方: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西洋参(先煎)10克,苦参10克,丹参15克,白茅根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10克,生山药30克,生薏米30克,甘草1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11月3日二诊:房颤发作次数减少,心悸、心前痛、背痛、舌痛、腰酸等症状明显减轻,目干涩、睡眠好转,但时醒后难以再睡,时头晕,舌淡红、苔白黄,脉沉滑偶促。守方略加减。

  2010年1月17日三诊:服药50余剂,心悸、心前背痛不显,病情逐渐好转,房颤消失,继服药30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房颤未作。

  按 心房颤动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等,或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对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属心阴虚者,曹洪欣教授多采用滋阴降火之法,临床常用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加减。本案患者之房颤与其所患冠心病密切相关,属久病伤阴,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所谓“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故心悸不宁每日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2小时,心前及背痛、心悸、气短,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腰酸;目干涩,舌暗红、苔薄白干,脉促皆为阴虚火旺之征。遂以天王补心丹加减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中生地,上养心血,下滋肾水;天冬、麦冬清热养阴;丹参、当归调养心血;西洋参、茯苓益气宁心;枣仁、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柏子仁养心安神;白茅根配苦参利尿强心,调整心律;山药、薏米健脾利湿,诸药恰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息肉会引起什么病

回答: 鼻息肉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和哮喘等疾病。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引发鼻窦炎。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鼻息肉还可能阻塞咽鼓管,导致...

Q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几个

回答: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5种,包括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和生活干预。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

Q
皮肤正常但一碰就痛怎么回事

回答: 皮肤一碰就痛可能与神经敏感、皮肤炎症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 神经敏感通常由周围神经病变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表现为局部皮肤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或...

Q
梅尼埃病会自愈吗 如何自我缓解梅尼埃病

回答: 梅尼埃病通常不会自愈,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可能与内淋巴液循环障碍、免疫反应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

Q
肢体麻痹的治疗方法

回答: 肢体麻痹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肢体麻痹可能与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肢体麻痹常伴随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可通过...

Q
胃癌早期化疗能治好吗

回答: 胃癌早期化疗通常能治好,但需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 胃癌早期指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此时癌细胞扩散范围小,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Q
鹅口疮适合吃什么食物

回答: 鹅口疮患者适合吃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香蕉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饮食应以温和、低刺激为原则。米粥富含...

Q
正确哺乳姿势有几种

回答: 正确哺乳姿势通常有4种,包括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摇篮式是最常见的哺乳姿势,适合大多数母亲和婴儿。母亲将婴儿横抱在胸前,婴儿头部枕在母亲肘窝处,母亲前臂支撑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