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小板减少?
发布于 2014-06-11 13:24
发布于 2014-06-11 13:24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在这部分人群中部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人体中肝脏是机体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运输和贮存,并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的功能。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小板减少?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PLT )减少的原因,文献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肝炎病毒对骨髓巨核细胞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骨髓增生不良导致PLT数量减少;(2 )肝硬化患者存在获得性血小板贮存池病,使血小板在体内发生释放反应,导致血小板衰竭,故使其体积减少,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减少;(3 )慢性活动性乙肝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使血小板免疫破坏增加,致血小板减少;(4 )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病理性肿大时阻留、吞噬血小板,可能产生某些抑制骨髓造血细胞释放和成熟的体液(激素),脾脏也可能产生某些血小板病理性抗体;(5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还可能是由于低水平血小板生成素使巨核细胞减少了血小板生成。以往多认为肝炎肝硬化时血小板减少多由脾功能亢进引起,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仍然持续降低,因此关于肝病时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上一篇 : 裴正学医案——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
下一篇 : 刘吉善医案: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