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食物可清肺排脓 有助肺脓肿患者康复

发布于 2014-07-22 15:53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初期为化脓性肺炎,继而形成脓肿和空洞。本病属中医学之“肺痈”,认为肺脓肿乃邪热壅肺,酿生痰瘀所致。

  由于肺脓肿患者全身消耗严重,因此急性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加强自身营养。此外宜给患者食用有清肺化瘀功效的食物,有助肺脓肿患者康复。

  1、薏仁米

  能清热排脓。古代《梅师集验方》、《范汪方》、《济生方》等文献中均有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血的记载。

  2、鱼腥草

  对肺痈有特效。《食物中药与便方》中就介绍:“肺痈吐脓痰:鲜草洗净,炒作菜吃。”每天用鱼腥草50~100克,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煎沸后即饮汤,经5例肺痈患者服用,最短者1周,脓疡即吸收,一般均于2周完全吸收,发热于服用后2~8天下降至正常。

  3、芥菜

  有宣肺豁痰利气排脓作用,芥菜卤也适宜肺脓疡患者食用,民间多有此经验。《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记载:“治肺痈(肺脓疡,肺坏疽):陈芥菜卤(腌芥菜的咸菜卤,埋在地下陈久者)炖温服,每次30~60克。”有显著效果。民间还有用陈腌芥菜卤水煮鸡蛋或花生仁食用的方法,亦颇有效。

  4、茼蒿

  能润肺消痰。《得配本草》称它能“通血脉,除膈中臭气。”肺脓疡热咳痰浓,宜用鲜茼蒿9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分2次饮服。

  5、紫菜

  性寒,味咸,能清肺热,化浓痰,肺痈者宜食。《国药的药理学》中记载:“干嚼之,治肺坏疽的起始吐臭痰者。”《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介绍:“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和为丸,每用6克,1日2~3次,饭后服。”民间还有用紫菜50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洗净切条,和紫菜加水同煮熟后,放食盐少许食用,每天分2~3次食完,连吃1星期。

  6、鲜芦根

  即冬瓜子。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消痈,适宜内脏脓疡,故肺脓疡患者宜食。若与鲜芦根合用煎水喝,更为适宜。

  7、冬瓜仁

  性寒,味甘,有清肺热作用。古方多用以治疗肺痈证,如“苇茎汤”,即是前人治肺痈的名方,其组成即是芦根30克,薏米仁12克,桃仁10克,冬瓜子12克,煎汤,1日2次分服。活水芦根(鲜晶)60克,冬瓜子15克,栝楼仁12克,鱼腥草15克,水煎,1日2~3次代茶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慢性萎缩性鼻炎吃什么药

回答: 慢性萎缩性鼻炎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维生素AD胶丸、盐酸金霉素软膏等药物。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能够润滑鼻腔黏膜,缓解干燥症状,适用于鼻腔分泌物减少的情况。维生素AD胶丸有...

Q
腋下祛味小妙招有哪些

回答: 腋下祛味可通过保持清洁、使用抑汗产品、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 保持清洁是基础措施,每日用温水和中性沐浴露清洗腋下,及时擦干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使用抑汗产品如含氯化铝的止汗露或含茶...

Q
嘴酸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回答: 嘴酸臭可能与口腔疾病、胃肠疾病、饮食因素有关。 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会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发酵产生酸臭味,伴随牙龈出血或牙齿敏感。胃肠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会使胃酸反流至口腔,...

Q
慢性鼻窦炎是什么 慢性鼻窦炎可以根治吗

回答: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持续超过12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难以完全根治但可有效缓解症状。 慢性鼻窦炎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脓性鼻涕、面部...

Q
顽固性头痛吃什么药

回答: 顽固性头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佐米曲普坦片等药物。 顽固性头痛可能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因素有关。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够缓解轻至...

Q
儿童发烧39无其他症状

回答: 儿童发热39摄氏度且无其他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 儿童发热39摄氏度但无其他明显症状时,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例如流感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

Q
男士阴虱是怎么得的

回答: 男士阴虱通常是通过性接触或密切身体接触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阴虱主要通过直接皮肤接触传播,性行为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阴虱也可通过共用被污染的衣物、床单或毛巾间接传播,但概率较低。阴...

Q
大姨妈来之前和怀孕初期的区别

回答: 大姨妈来之前和怀孕初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持续时间、程度以及伴随表现上。 大姨妈来之前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腹部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月经来潮后逐渐缓解。怀孕初期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