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该记住哪些要点?

发布于 2015-02-02 11:09

  艾滋病,近些年来一直是传染病里面风声较紧的一种。很多时候,人们一说起艾滋病,就容易感到恐慌和害怕。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其实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不是特别了解。养生网专家为你讲解预防艾滋病的要点都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是通过体液传播的,体液包括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有体液接触的性行为,以及输血和静脉注射。

  “男同”为何易感染艾滋

  原因在于男同性恋者有不健康的性爱习惯。“男同”不大喜欢用安全套,这是一个关键原因。据了解,“男同”有一个传统,用安全套就是“不够意思”。另一方面,不少“男同”认为,同性性行为不用担心孩子的意外产生,很多人忘记了保险套还有防止性病以及艾滋病传播的功能。

  艾滋病治疗的关键是什么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该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主张不管CD4(CD4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多高都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即患有艾滋病,应尽早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带来四个好处:早期治疗可以促进免疫功能重建,减少并发症风险,降低死亡率,降低传染性。

  预防艾滋谨记5点

  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感染HIV的妇女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怀孕分娩和哺乳。

  什么情况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大途径,日常生活的以下情况不会感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染。

  与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在一起学习、工作。

  共同游泳或使用同一淋浴器淋浴。

  同桌吃饭、共用餐具(碗筷)、咳嗽、打喷嚏。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生完孩子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揭秘产后头痛的几个原因

回答: 生完孩子头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睡眠不足、贫血等因素有关。 产后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胀痛或钝痛,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

Q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怎么办 三招及时治疗初期孕妇感冒

回答: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可通过多喝水、盐水漱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嗓子疼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咽喉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促进病毒排出。用温盐水漱口...

Q
宝宝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5个疗法缓解宝宝急性鼻炎

回答: 宝宝急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蒸汽吸入、药物治疗、环境调整和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喷雾,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塞和炎症。蒸汽吸入可通过温热湿毛巾覆盖...

Q
脸颊毛孔粗大如何改善

回答: 脸颊毛孔粗大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 毛孔粗大多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老化、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日常护理需注重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洁面产品,可选择含氨...

Q
声带息肉是怎么回事 了解声带息肉的3个原因

回答: 声带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长期吸烟、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 用声过度会导致声带黏膜反复摩擦损伤,声带表面血管扩张形成息肉样变。长期吸烟会刺激声带黏膜充血水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诱发声...

Q
疖肿不引流自己会消吗

回答: 疖肿不引流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存在感染扩散的风险。疖肿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体积较小的疖肿在保持局部清洁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机体免疫作用逐...

Q
大拇指凹陷是怎么回事

回答: 大拇指凹陷可能与遗传因素、外伤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大拇指关节或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关节凹陷或变形,通常伴随家族病史。外伤如骨折或扭伤后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局部组...

Q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消除分泌性中耳炎的三方法揭晓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