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病从口入:聚餐使用公筷可防胃病

发布于 2015-04-07 11:30

  聚餐中使用公筷、分餐吃,不仅文明,还有助健康,可你知道聚餐中这样做最能预防什么疾病吗?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为何物?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的螺旋形细菌,它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影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也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很常见,但常常被人忽略,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感觉、没有任何症状,结果有的发展成较严重胃病才去就医。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麦韵屏提醒,定期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有利于胃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密切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各种胃病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人群中的感染率仍很高,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胃内HP检出率约为30%~70%。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麦韵屏介绍道:由于人体的胃部没有神经,所以人们难以察觉胃部问题,发现时已是病情不轻。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等,病程较为缓慢,感觉不明显,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幽门螺旋杆菌还会造成一个严重后果——胃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日本九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发生不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还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因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把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2008年著名的学术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亦指出,胃癌手术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复发的几率。

  小心病从口入

  HP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

  麦韵屏表示:中式饮食文化里,就餐较为推崇围餐式,这意味着各种病菌可以通过共享的菜食进入每位就餐人员的胃部。这给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因而一个家庭感染HP的机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母亲食物咀嚼后给小孩喂食。公筷、独立餐具的使用和分餐制的推广有利于预防病菌感染。外出就餐时,应注意讲究饮食卫生,选择良好、干净就餐环境为好。

  此外家人之间的的密切接触、亲密交谈、婴儿排泄物的不当处理、学校里的儿童、学生之间的接触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吹一吹,简便查菌

  患者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方式有血液化验、粪便检查、碳13或14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几种,其中碳呼气试验最常见。只要患者口服碳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前后对着检查袋吹口气,仪器就可以测出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一方法简便安全快速,整个诊断过程大概只要30分钟。

  麦韵屏还指出,胃镜检查结果阴性不代表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做检查以获得更客观的检验结果。由于呼气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特点,该试验还是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另外,要提醒的是,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不要太过恐慌,未必所有人都需要治疗,不过如果是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缩或糜烂患者,胃癌家族史的人等,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大患胃癌的风险,则要提高警惕,做根除Hp治疗。麦韵屏指出,Hp根除治疗应接受正规四联Hp根除方案治疗,否则可能会因抗生素耐药而降低Hp根除成功率。

  小贴士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预防其它消化道传染病一样,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卫生是首要措施。

  1.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是直接影响幽门螺旋杆菌能否被带入体内的关键环节。

  2.必须杜绝生肉,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触幽门螺旋杆菌的机会。

  5.对于刚会进食的宝宝或者吃饭时难“伺候”的幼儿,父母最好不要用口嚼食物喂他们。

  4.吃蔬菜或瓜果时,切记要消毒、洗净或削皮;用餐时使用公筷。

  3.幽门螺杆菌还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而认真、仔细地刷牙是消除牙菌斑、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生完孩子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揭秘产后头痛的几个原因

回答: 生完孩子头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睡眠不足、贫血等因素有关。 产后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胀痛或钝痛,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

Q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怎么办 三招及时治疗初期孕妇感冒

回答: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可通过多喝水、盐水漱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嗓子疼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咽喉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促进病毒排出。用温盐水漱口...

Q
宝宝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5个疗法缓解宝宝急性鼻炎

回答: 宝宝急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蒸汽吸入、药物治疗、环境调整和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喷雾,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塞和炎症。蒸汽吸入可通过温热湿毛巾覆盖...

Q
脸颊毛孔粗大如何改善

回答: 脸颊毛孔粗大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 毛孔粗大多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老化、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日常护理需注重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洁面产品,可选择含氨...

Q
声带息肉是怎么回事 了解声带息肉的3个原因

回答: 声带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长期吸烟、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 用声过度会导致声带黏膜反复摩擦损伤,声带表面血管扩张形成息肉样变。长期吸烟会刺激声带黏膜充血水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诱发声...

Q
疖肿不引流自己会消吗

回答: 疖肿不引流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存在感染扩散的风险。疖肿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体积较小的疖肿在保持局部清洁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机体免疫作用逐...

Q
大拇指凹陷是怎么回事

回答: 大拇指凹陷可能与遗传因素、外伤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大拇指关节或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关节凹陷或变形,通常伴随家族病史。外伤如骨折或扭伤后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局部组...

Q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消除分泌性中耳炎的三方法揭晓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