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按摩什么穴位可养肝护肝

发布于 2014-12-23 11:16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也是最易生病的器官之一,因此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视养肝护肝。中医养生专家表示,除了日常饮食调理,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保护肝脏。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妨常按一些养肝护肝的养生穴位。

  中医养生之按摩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在中医养生中的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按摩什么穴位可养肝

  中医养生之按摩肝腧穴

  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中医养生之按摩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中医养生之按摩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中医养生专家表示,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中医养生之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比以前容易喝醉,或有粉刺增多、伤口容易化脓感染、鼻头发红、脸色发黑等问题,提示肝脏很可能已经受损,一定要重视肝脏的保养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头晕眼前发黑是为什么

回答: 头晕眼前发黑可能与低血压、贫血、低血糖等因素有关。 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和眼前发黑,常见于体位突然改变时。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Q
热疹是怎么引起的

回答: 热疹通常与环境温度过高、汗腺导管堵塞等因素有关。 热疹又称痱子,是汗液滞留于皮肤表层引发的炎症反应。高温高湿环境下汗液蒸发不畅,汗腺导管被角质层或细菌堵塞,导致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刺...

Q
睡觉流血口水的原因

回答: 睡觉流血口水可能与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齿外伤等因素有关。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溃疡,可能由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或局部刺激引起,常伴随疼痛和轻微出血。牙龈炎多因牙菌斑堆积导...

Q
女性脱发严重是什么病

回答: 女性脱发严重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休止期脱发、斑秃等疾病有关。 雄激素性脱发主要与遗传和雄激素水平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头顶或前额头发逐渐稀疏。休止期脱发多由产后、手术、快速减肥、精...

Q
睡觉流的口水是黄色的

回答: 睡觉流出的黄色口水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口腔感染或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口腔卫生不良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内堆积可能导致唾液颜色变黄,伴随口臭或牙龈出血。口腔感染如牙龈炎或龋齿,...

Q
头发可以种植吗,秃顶怎么办

回答: 头发可以种植,秃顶可通过植发手术、药物治疗、生活调理等方式改善。 植发手术是将后枕部健康毛囊移植到脱发区域,适合毛囊闭合的永久性脱发。药物治疗常用米诺地尔酊促进毛发生长,非那雄胺...

Q
西安牙齿矫正价钱

回答: 西安牙齿矫正一般需要8000-50000元,具体费用与矫正方式、材料选择及个人情况相关。 牙齿矫正的费用差异主要受矫正器类型影响。金属托槽矫正器价格通常在8000-15000元,...

Q
心里生气睡不着怎么办

回答: 心里生气睡不着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和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改善。 情绪调节是缓解生气导致失眠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式平复情绪。放松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