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养生保健指南

发布于 2011-11-29 13:08

  随着寒冷的冬天的临近,近一个月来在医院工作中明显的感觉到感冒病人的增多。年轻力壮的患者还好一些,吃些药、多喝水,过上一周左右就会好,但对于广大老年或者抵抗力较差的患者,感冒的到来,无疑如临大敌,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感冒了之后便很容易出现急性的发作,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慢性鼻炎患者,感冒确是其鼻炎复发及加重的罪魁祸首;心脏病的患者,由于感冒诱发心脏病的加重亦比比皆是;再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等的患者,感冒更是其本身疾病加重的一大原因。那么,我们怎么从日常生活中来预防呢?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对于年轻人、抵抗力好的人无疑是对其经过寒冬前的“热身锻炼”,但是对于老年人、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抵抗力弱的人我们认为预防感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暖、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身体锻炼,同时还可以使用下面的小方子来起到进一步的预防作用。

  生黄芪30g 白术45g 防风15g 知母30g

  以上4味药物打碎装胶囊,一次4粒,一天2-3次;或取少量,代茶频饮。

  生黄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生黄芪固表之力尤为突出。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与生黄芪共建益气固表之功。

  防风:《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其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知母:《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是以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故针对目前气候及饮食习惯,湿热或阳热体质者偏多,佐以知母以制约黄芪之热,全方共奏益气固表之功用。

  故以此小方来益气固表,可大大提高机体抵御严寒的能力及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侵袭的机会!

  详情可登录养生指南专题 http://care.fh21.com.cn/yszn/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5岁孩子一直口臭,是怎么回事

回答:5岁孩子持续口臭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既有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口腔卫生问题、饮食不当以及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等。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加强...

Q
桑椹颗粒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吗

回答:桑椹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消渴灵颗粒,通常被称为桑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成分包括山茱萸、黄芪和天花粉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功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

Q
自闭症孩子认知家人

回答:自闭症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常常面临挑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家人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家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支持他们的认知发展。比如,陪伴孩子、增加人际交往...

Q
糖尿病神经痛靶点治疗的效果

回答:糖尿病神经痛的靶点治疗效果确实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精准作用于疼痛的根源,通过药物、营养神经和中医等手段,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是关键 ...

Q
2型糖尿病可多吃肉吗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肉,但要控制好量和种类。肉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不过,过多摄入肉类,尤其是高脂肪的肉类,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一...

Q
小孩发热抽搐睡着了没事吧

回答:小孩发热后出现抽搐并进入睡眠状态,许多家长会感到担忧。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高热惊厥引起的,这在6个月到5岁的小孩中比较常见。不过,也可能是其他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癫痫、脑膜炎或...

Q
夜里看手机患白内障

回答:夜间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这与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眼部炎症和糖尿病,也可能影响眼睛健康。为了保护眼睛,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具体原因并...

Q
小孩发热抽搐有没有后遗症

回答:小孩发热抽搐,通常称为高热抽搐,可能会引发一些后遗症,比如癫痫、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等。这种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因此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高热抽搐不仅仅是简单的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