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型饮料真的人人都适合?

发布于 2012-02-21 11:11

  功能饮料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在琳琅满目的饮料里,到底是“解口渴、更解体渴”的运动型饮料还是提神解乏的能量型饮料好呢?很多人更是困惑于自己是否真需要喝,应该怎么喝?

  其实,功能饮料并不玄乎。通俗点说,就是普通饮料里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维生素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等。据称,它们能缓解疲劳、提高人的注意力等。

  功能饮料较之于一般饮料往往更贵,其实也不过是被炒作的高端饮品而已。按照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规定,功能饮料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若某款饮料具有特定功能,肯定就已经升级到保健食品行列。因此,真正的功能饮料外包装上必然有“保健食品”字样和卫生部“卫食健字”的批号。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眼下市场上多数功能饮料只拥有时尚的外形和动感的宣传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功能饮料。

  困了,累了,是否真需要喝功能饮料?的确,很多功能饮料让人更精神,它们所宣传的缓解疲乏、劳困的效果其实全靠咖啡因的作用。它能“激活”你:提供短程的大脑兴奋,激发身体潜能,产生抗疲劳功效。但就长远而言,解乏的最佳选择是休息放松。一味借力功能饮料只会造成对功能饮料的依赖,甚至引起恶心腹泻、精神焦虑和失眠。

  评判一款饮料有无功能与功能强弱,得靠实验数据说话。放眼国内,此方面资料缺乏,公众难以获及。2008年,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的医生回顾近十年相关研究发现,功能饮料(主要指某些能量型饮料)能显着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记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其功效,其实多依赖于咖啡因的作用。

  美国底特律亨利福特医院的研究者发现,高水平的咖啡因和牛磺酸会增加人体血压和心率,影响心脏功能。

  因此,功能饮料并非人人适合。以其中的运动型饮料为例,它含有钠钾钙镁成分,只适合运动后饮用,以补充人体丢失的部分电解质,将其作为日常饮品是错误选择。运动饮料中糖含量的适当比例应为6%-7%,这既保证了人体最大程度的吸收,也能防止血糖瞬时升高。一些功能饮料的糖分含量过高,对人体反而起到利尿作用,使肾脏加速排出水分。这些饮料不仅没有解渴作用,还适得其反,让身体更加缺水。

  对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人群而言,是否选择功能饮料也得费一番思量。此外,老人、儿童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也不适合饮用。而且功能饮料的功能因子顶多只是人体获取营养的辅助途径,它不能替代正常饮食,也绝不可能替代最平常不过的白开水。

  喝奶不会提高肾结石发病率

  虽然三聚氰胺在一夜之间变得妇孺皆知,但它的致病成因目前仍有争议。可以明确的是,三聚氰胺能引起肾结石,产生肾盂积水,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但目前,相关临床资料却并不多。据推测,三聚氰胺被摄入后,富集在肾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升高,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结晶物质析出,从而刺激肾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导致婴儿出现尿液混浊甚至白色沉淀。亦有观点认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会造成尿液酸化,钙质和其中的各种酸根结合形成钙盐,在肾盂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后,便会以结晶形式析出,形成结石。

  简而言之,肾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蛋白、多糖)在肾脏异常聚积而形成的“石头”.很早之前,人们便认识到体内某些成分的吸收或排泄障碍及新陈代谢的紊乱可能引起结石。然而,在医学上,尿路内结晶及结石的形成机制极为复杂,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晶体动力学等多方面原因。

  简言之,肾结石的形成原因,大多要追究饮食因素。大量的动物蛋白质、精制糖和低纤维素食品被认为是目前肾结石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高蛋白能促进尿钙和草酸的排泄,还能酸化尿液,而这三者都有利于尿酸盐的结晶析出,并形成结石。

  由于牛奶富含钙质,人们不禁担心喝牛奶会更容易患肾结石。事实上,喝牛奶并不会提高患肾结石的风险。为什么呢?原来,机体这个复杂系统很巧妙地平衡了高钙与肾结石的关系。虽然高钙饮品势必增加尿液内钙的排泄量,但却可以降低尿液内草酸的排泄,从而使得尿液内草酸及钙的比值明显降低,反倒不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因此,从预防肾结石的角度说,多喝高钙饮品并没什么错。

  豆奶、豆浆这类饮品也富含钙质、蛋白质及嘌呤,对人体善莫大焉,但人们仍担心它们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性。没错!豆类饮品的确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但那却是由豆类中的草酸盐所导致的。所以别担心,高营养的豆类饮品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患肾结石、痛风的人应该少喝为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两个月流产胚胎什么样

回答: 两个月流产的胚胎通常呈现为直径约2-4厘米的暗红色组织团块,可能伴有绒毛样结构。 妊娠8周左右的胚胎已初步分化出头部和肢体芽,流产时可见半透明的孕囊包裹胚胎组织。肉眼观察胚胎组织...

Q
腋下祛味小妙招有哪些

回答: 腋下祛味可通过保持清洁、使用抑汗产品、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 保持清洁是基础措施,每日用温水和中性沐浴露清洗腋下,及时擦干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使用抑汗产品如含氯化铝的止汗露或含茶...

Q
甲状腺4A恶性一般能活多久

回答: 甲状腺4A恶性一般能活5-10年,具体生存期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及个体差异有关。 甲状腺4A恶性通常指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这类肿瘤恶性程度较低且进展缓慢。规范治疗包括手术切...

Q
上颚一吃东西反复起泡

回答: 上颚一吃东西反复起泡可能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疱疹或过敏反应有关。 口腔黏膜损伤通常由食物过硬、过烫或咀嚼不当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或溃疡。口腔疱疹多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伴...

Q
45岁怀孕了能做人流吗

回答: 45岁怀孕了一般是可以做人流的,但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评估手术风险。 高龄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手术需重点评估子宫状态、基础疾病及妊娠周数。子宫收缩能力下降、瘢痕子宫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Q
过敏性紫癜如何中医治疗

回答: 过敏性紫癜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中医治疗。 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风热伤络、湿热蕴结、脾虚气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中药汤剂常用犀...

Q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好吗 5个方法助你根除分泌性中耳炎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能治好,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生活调整等方式改善。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

Q
牙髓炎饮食注意哪些方面

回答: 牙髓炎患者饮食应以温软清淡为主,避免刺激患牙。 牙髓炎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温度适宜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蒸蛋、烂面条等,减少牙齿咀嚼负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或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