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治疗不及时 警惕诱发耳源性脑膜炎

发布于 2014-05-28 13:48

  脑膜炎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可引起脑膜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是由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等引起的,被称为耳源性脑膜炎。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耳朵的保护,对于慢性中耳炎等疾病也要重视,积极治疗。

  中耳炎延误治疗引发急性脑膜炎

  刘阿姨刚过完57岁生日,右耳就有点流脓,自己用了两天滴耳液后就好了,就没当回事。一周前,刘阿姨感冒发烧在家休息,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家人赶忙把她送去医院抢救,结果竟然是“急性脑膜炎”。家人感觉很疑惑,感冒怎么发展成了脑膜炎呢?医生解释说“头颅及耳部的CT检查结果看,刘敏右耳有慢性中耳炎的症状,颅底骨质也有破坏。本身的慢性中耳炎病史,加之前期感冒又加重了中耳炎的症状,继而引发急性颅内并发症。”

  像这种由于中耳炎而引发的脑膜炎称为耳源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并发症。中耳感染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侵犯软脑膜和蛛网膜,亦可通过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化脓性迷路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而间接地引起软脑膜炎。

  中耳炎是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特别重视,如果任其发展,有造成脑膜炎、小脑囊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有慢性中耳炎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耳朵内流脓,且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大医院就诊,警惕中耳炎引发颅内并发症。

  补充阅读:警惕乱套耳朵诱发耳源性脑膜炎

  耳屎,医学名称叫“耵聍”。外耳道皮肤表面有一层腺体分泌的油脂,呈弱酸性,对保护皮肤、抑制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外耳道脱落的皮屑与这些油脂是外耳道耵聍的主要成分。耳屎像“哨兵”,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能将进入耳道的灰尘、小虫等阻挡在外。耳屎多了,一般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的咀嚼活动自然掉出来。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有的人耳朵痒了,还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觉得是件“很爽”的事情。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我们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不仅刮除了外耳道表面的油脂,也容易造成耳道皮肤损伤,导致外耳道存在的细菌乘虚而入,造成局部感染,如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严重时细菌可以通过薄弱的骨缝或通过静脉血管进入颅内,导致致命的颅内感染。因此,有喜欢掏耳朵习惯的朋友,应当戒除自行挖耳的不良习惯。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中枢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回答: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核心目标是修复神经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枢神经...

Q
白带异常属于什么症状

回答:白带异常可能提示女性生殖系统存在问题,严重情况需尽早就医。 白带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情况下呈现透明、黏稠或蛋清状,在不同生理周期内会有些许变化,比如排卵期时量会稍多。如果白带出...

Q
儿童流感发烧几天能退烧

回答:儿童流感引起的发烧通常在3到5天内会自行退热,个体差异和免疫状态会影响这一过程。为了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1.原因分析:儿童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在感染过程中...

Q
肌炎和纤维肌痛一样吗

回答:肌炎和纤维肌痛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肌炎是一种肌肉的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压痛以及肌酶水平异常;纤维肌痛则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以全身广泛性肌...

Q
输尿管支架后尿道刺痛正常吗

回答: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出现尿道刺痛情况是不正常的,但可能与机械刺激或感染等相关。置入支架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感到轻微不适,但若刺痛持续或伴随其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

Q
输尿管肿瘤常见吗

回答:输尿管肿瘤并不常见,其发病率较低,但因可能无明显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输尿管肿瘤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及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并伴随血尿、腰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Q
佝偻病的孩子怎么治疗好呢

回答: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发育疾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骼钙化不足。治疗佝偻病的关键在于 及时补充营养、矫正骨骼异常以及合理运动,通过综合干预帮助孩子恢...

Q
补牙材料会有假吗

回答:补牙材料通常不会有假。这些材料主要用于修补牙齿的缺损,常见的有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等。如果在补牙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1、复合树脂:这种材料是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