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脑动脉硬化的因素及预防方法

发布于 2014-07-01 17:12

   脑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硬化,是急性脑血循环的发病基础,动脉硬化形成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扩散及加重,不一定会有临床表现,容易被人忽视。

  随着病情的进展脑组织会由于缺血而发生软化、坏死的现象,脑细胞发生变形而死亡,最后形成脑萎缩及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症。严重者甚至出现脑中风危及生命。留存下来的,会存在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必须要做到明确脑动脉硬化发病的因素,并且做好预防工作。

  诱发脑动脉硬化的发病因素:

  1、 疾病

  高血压病同本病关系密切,血压持续升高,提升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血脂也是诱发该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均容易发病;糖尿病患者诱发该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糖尿病多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血小板活化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肥胖症及遗传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症形成的因素。

  2、 不良饮食及嗜好

  高热量、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及盐者是常患脑动脉硬化病的人群;铬、锰、锌、钒、硒的摄入量不足和铅、镉、钴的摄入量过多,也容易患脑动脉硬化病;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比例明显增高,同吸烟的日量成正比。

  3、 行为

  A型性格的人群,脾气性情暴躁,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工作专心,休息不足,强制性的逼自己奋斗,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之一。再加之,体力劳动减少,脑力活动比较紧张,经常面临着紧迫感和压力,容易患该病。

  4、 年龄与性别

  好发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中年人,西方国家约在30周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死亡率也随之增加。最常见的是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2:1,女性患者发病多在绝经期后,雌激素减少,血高密度脂蛋白也减少,直至70周岁以后,发病率比男性高。

  预防脑动脉硬化措施:

  1、 强化体育锻炼

  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及持之以恒的原则,明确锻炼的目的,以愉悦的心情参与锻炼。全面进行锻炼,掌握锻炼的运动量,避免禁食、饮咖啡、浓茶后2h内参与锻炼,也禁止运动30min内进食及饮浓性饮料。

  2、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适度控制饮食,合理进行饮食调护。禁食肥肉、动物内脏、鹅肉、鸭蛋、白酒、啤酒等。可以选择生姜、牛奶、大豆、大蒜、大葱、海鱼类、山楂、茶叶、燕麦、茄子、甲鱼、木耳、红薯等食物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是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脑细胞等,可选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脂必妥、非诺贝特等,以降低血脂浓度。

  3、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