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几公里患癌风险减半

发布于 2017-08-24 15:01

  科技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方便,人也同时在变懒。每天开车上下班,有电梯就不爬楼梯,有座位便不愿起身……然而,来自英国的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约1.6公里),患癌死亡风险就能降50%。

   走路防癌功效突出

  “走路可看作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研究的发布者,英国慈善组织漫步者协会和麦克米伦癌症援助组织共同指出,如能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50%死亡风险。

  该项研究负责人本尼迪克特·索斯沃斯表示,英国政府建议成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健走等中度运动,但仅有少数人达标,因此他呼吁,医生应将走路开进处方,帮助更多癌症患者和亚健康人群增强体格。

  大量资料发现,多项最新国际研究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癌、抗癌方面功效突出。

  预防乳腺癌。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

  降低患肠癌风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

  防患胰腺癌。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

  抵抗前列腺癌。美国加州大学针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快走能明显延缓前列腺癌的恶化,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

  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国内外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快走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认知障碍等。

  简单的走路为何有这么多好处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陆一帆表示,长时间、有节奏、速度相对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消耗热量,利于控制体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延缓衰老;活动筋骨,疏通淤滞脉络;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疲惫的大脑放松,恢复精力。

  按正确姿势行走,能带动人体13块大肌肉群同时运动,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最关键的是,走路是最安全的运动,老少皆宜。

  走路贵在坚持

  尽管走路益处很多,但真正做到每天按标准走路的人却很少。我国18岁以上居民有83.8%不参加业余锻炼。记者街头采访发现,没时间、没力气、没兴趣、没毅力等主客观原因,是人们不爱走路锻炼的常见“借口”。

  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工作繁忙,每天抽出半小时走路锻炼,确实比较困难;其次,适合健走的环境难找,马路上交通拥挤,空气质量差、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往往不分,小区里也很少设有健走跑道;再次,很多人觉得走路没有挑战性,走一会就感到枯燥。

  人们首先应该真正认识到走路的必要性,所有健身都是从心到身的过程,下定决心坚持,让走路更具挑战性和满足感。走路时可带个计步器,或下载有计步功能的手机软件,及时了解走路进度和成果,更利于坚持。可以搭伴走路,或和朋友相约,或和家人同行,有利于相互带动和坚持。当走路变成像吃饭一样的固定环节后,你就会觉得一天不走都会难受。

  走对了功效加倍

  走路有这么多好处,但真让它发挥实效,还得有五方面的讲究:

  姿势:不能太放松。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目要平视,躯干自然伸直;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

  速度:每秒走两步。快走应保证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大概每秒走两步。运动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锻炼的人可先走半小时,再逐渐延长时间。快走时,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120次~140次,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辅助慢跑,走跑结合,达到健身目的。

  时间:下午四点后。很多老人习惯晨练,早晨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不佳。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晨锻炼可能诱使疾病发作。专家指出,下午4时以后和晚上是运动的最好时间,这时关节灵活,体力、肢体反应和适应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压也较平稳。值得提醒的是,如选择晚饭后走路,应在饭后半小时至睡前两小时范围内进行。

  地点:道路平、空气好。公路边不适合快走,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且柏油路面太坚硬,对膝盖和脚踝冲击力较大,相比而言,松软的土路和塑胶操场更适合,还要绕开施工工地和环境复杂的道路。最好在公园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健走,可保护呼吸系统。

  准备:穿双好鞋,做足热身。准备工作也很重要,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宽松舒适的运动装和透气的袜子也会让身体更放松;随身带瓶水,可以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最好带块糖,预防低血糖意外。为避免运动伤害,快走前应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频率太快造成拉伤。

  全球都在号召“走起来”

  “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总结毕生研究后如是说。早在2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走路定为“世界最佳运动之一”,并呼吁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健走都不晚。如今,步行运动已经风靡全球。美国最新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最爱走路的是澳大利亚人,每人每天平均走9695步;其次是瑞士人,每人每天走9650步;在亚洲,最爱走路的是日本人,每人每天走7168步。

  为鼓励更多人健走,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旧金山,政府将鼓励人们走路视为第一城市发展项目,为此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造现有人行道,尽可能地鼓励人们多走路。在英国,很多人加入了“走班族”,最有名的当属前任首相布莱尔,带头动员百姓走路上班。英国甚至把“人人享有步行的权利”明确写到了法律中,规定所有道路都要留出步行专用道。在德国,各级政府专门修建了很多步行道,甚至比汽车道还宽,如被占用就面临巨额罚款。为了响应健走的号召,很多德国企业每年奖励走路上班的员工数百欧元的补贴。在荷兰,每年举办一次全球最大的“走路节”,已坚持100多年,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上万人来此健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皮肤修复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皮肤修复因子通常指具有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可加速创面愈合与屏障修复。 皮肤修复因子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改善皮肤损伤。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

Q
吃了紧急避孕药还会怀孕吗 错误用避孕药会导致避孕失败

回答: 吃了紧急避孕药仍可能怀孕,错误使用避孕药会增加避孕失败概率。 紧急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避孕效果并非百分之百。正确服用情况下避孕成功率较高,但若服药时...

Q
嘴张太大了感觉右边脸骨错位怎么回事,怎么办

回答: 嘴张太大了感觉右边脸骨错位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肌肉拉伤或关节脱位有关。 颞下颌关节紊乱通常与长期单侧咀嚼、关节劳损或外伤有关,表现为关节弹响、疼痛及张口受限。肌肉拉伤多因突然过...

Q
减肥皮肤松弛有什么办法紧致

回答: 减肥皮肤松弛修复可通过运动锻炼、医美治疗、营养补充等方式改善。 运动锻炼能够帮助紧致皮肤,尤其是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的方式。深蹲、平板支撑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填充因脂肪减...

Q
痤疮需要怎么治疗

回答: 痤疮可通过调整饮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 痤疮可能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症状。调整饮食需减少高糖高脂...

Q
脑溢血半边瘫痪怎么办

回答: 脑溢血导致的半边瘫痪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脑溢血后出现半边瘫痪可能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和言语障碍等症状。药物治疗...

Q
拔牙后1-2天属于渗出期

回答: 拔牙后1-2天属于渗出期,是正常术后反应。 拔牙后创口会经历渗出期、增殖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渗出期通常持续1-2天,主要表现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浆蛋白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临床可...

Q
荨麻疹会发高烧吗

回答: 荨麻疹通常不会发高烧,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低热。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有瘙痒。其发病机制与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有关,通常不会引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