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芝麻酱的营养超过三块鱼

发布于 2017-12-04 10:51

  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琳琅满目的美食,让我们每天的选择余地大很多,选择营养的搭配对人体的帮助非常大。鱼的营养想必大家都知道,甚至我国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只是为了让生病母亲能够吃到鲜美的鱼汤,而窝在冰上捉鲤鱼。但是您知道吗?其实芝麻酱反而是一种比鲤鱼或者其他鱼类更具有营养的视频。而且芝麻酱的味道想必大家都知道,非常香甜!

  鱼的营养非常丰富,在肉类食品中名列前茅。不过你很难想到,普通平凡的芝麻酱竟跟鱼的营养成分相当,在食疗保健上,它们有很多相似的营养学作用。

  健脑。鱼肉中丰富的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被人称为“脑黄金”,对健脑益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非常有好处。芝麻酱也有很好的健脑功效,因为它跟鱼一样,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芝麻酱的脂肪酸含量是黄花鱼的13倍多,草鱼的33倍!

  护心降脂。吃鱼能保护心脏和心血管,这些好处也是鱼肉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带来的。许多研究证实,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胆固醇。而芝麻酱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同样的作用。一勺芝麻酱(大约20克),其中的脂肪酸含量超过半斤的草鱼和鲤鱼!

  补钙高手。芝麻酱中的钙含量也比较高,每100克芝麻酱中含有612毫克钙,远高于牛奶、豆腐等常见的补钙食品,甚至比有些奶酪中的钙含量还要高。

  养血佳品。芝麻酱还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和叶酸,铁和叶酸都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有近1/4的人群患缺铁性贫血,补充富含铁的食物非常必要。

  防糖尿病和高血压。芝麻酱中含量较高的还有锌和钾,这两种矿物质在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锌参与胰岛素的合成与降解;而钾有舒张血管、促进钠排泄的作用,有利于血压健康。

  抗氧化、防畸变。芝麻酱中还有两种维生素不能不提,一种是维生素E,一种是叶酸。前者有抗氧化、抗炎症的作用,因此经常吃芝麻酱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 缓衰老;而叶酸不仅是造血的原料,还是胎儿神经管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女性在准备怀孕时每天吃点芝麻酱,一直坚持到怀孕3个月,能避免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

  芝麻酱吃法多样、可甜可咸,可以与主食搭配,拌面条、抹馒头、掺在粥里等,不仅丰富了主食的美味,也提高了膳食的营养价值。芝麻酱 也可做蘸料或拌菜吃,还能用来拌馅料。芝麻酱有黏附的作用,用来做馅不但味道更香,还不易散开。要注意的是,芝麻酱热量较高,每天吃一勺,大约20克即可。

  芝麻酱,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品和食物,但是,如此美味的芝麻酱,大家可不要过分奢求。毕竟芝麻酱之中含有油脂等成分比较多,若是一次性食用过多,可能会造成大便密结的症状,咱不能因为贪吃而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凡是适可及止为最佳。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不孕需要检查的项目

回答:不孕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原因,包括女性和男性的检查,常见项目涉及生殖系统评估、激素水平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针对性治疗不孕问题。 1、女性检查项目 女性不孕通常需要从排卵...

Q
肺癌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呕吐

回答:肺癌患者出现呕吐可能与疾病进展、治疗副作用及并发症有关,需要及时评估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常见诱因包括肿瘤压迫、脑转移、化疗药物反应等,管理方式涵盖药物、饮食调整和医疗干预。 ...

Q
下腹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回答:下腹部胀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系统问题、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或肠道功能紊乱等。了解具体原因需要根据症状、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下将从常见原因...

Q
忧郁症是怎么回事

回答: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疾病,主要由遗传、环境、生理及心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疲惫感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及改变生活方式来...

Q
为什么脖子里面有一粒一粒的肉团

回答:脖子里摸到一粒一粒的肉团可能是因为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纤维瘤或囊肿,但如果无法确定,建议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这些情况可能涉及感染、良性肿瘤或其他生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

Q
银屑病会遗传几代人

回答:银屑病确实具有遗传倾向,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但遗传的代际数不固定,可能在直系亲属中延续,也可能隔代遗传,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科学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子女或近亲患病风险会更高...

Q
年轻人怎么预防白内障

回答:年轻人通过合理用眼、健康饮食和避免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白内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眼部防护、均衡饮食以及戒掉不良嗜好,可减少患病风险,同时定期检查眼睛,及早发现问题。 1合理...

Q
鼻子血管瘤怎么治

回答:鼻子血管瘤可通过三种常见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切除,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血管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方案。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于初期或较小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