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发布于 2018-04-08 09:46

人们每天都会使用手机,清晨用它当闹钟,夜晚用它娱乐,但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手机卫生的重要性。人人都爱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事实上,随着智能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这种随身设备的依赖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因为不论是办公、娱乐、社交、购物、获得资讯甚至是控制家电,你都可以轻松地在掌中完成。但同时,智能手机对健康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据韩国kormedi网站9月13日报道,美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上的细菌远比人们想象的多,甚至比马桶盖脏10倍。

英国德勤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看手机47次,其间手上的微生物会粘附到手机上。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对高中生的手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每部手机上的平均细菌基因副本超过1.7万个。

另外,美国大学研究团队研究表明,手机上的细菌比马桶上的细菌多十倍。但这些细菌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基本上人体皮肤上都会寄生很多微生物,然而这些微生物不会对健康有特别的危害。

由于触摸手机的手会在手机上留下油脂,这会使微生物吸附在油脂上,让身体与有害病菌产生距离,所以引发传染病或感染的几率并不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人们没有生活在杀菌和消毒的环境中,所以在触摸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也可能接触其他像链球菌、抗生素抗药性细菌、大肠菌等危险病菌,手机也是如此。

研究称,想放心地消除这些细菌并不难。因为卫生间马桶上的细菌极易会粘到手机上,所以去卫生间时,尽量不要带手机。并且在卫生间使用手机后,最好用超细纤维的软棉布擦手机。如果想更干净的话,也可以沾取6:4比例的水和消毒酒精混合液来擦手机。在使用手机后,好好洗手也是远离细菌的好办法。

过敏闹心!过敏源竟是电子产品

秋季是个容易过敏的季节,你知道吗?电子产品也是过敏源。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些体质较弱和敏感性体质的人首当其冲成“电子过敏症”的受害者。他们对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波过敏,会出现头晕、潮热、瘙痒、恶心等症状。

最大的病源还是电脑,开机状态下的电脑屏幕有电磁辐射作用,会导致瘙痒、红疹、红斑等过敏性皮炎,眼部疼痛等结膜炎病症。此外,屏幕周围会形成静电场,吸附大量悬浮灰尘,导致尘螨过敏。只要离开电脑一段时间,脸上的红疹就会自然消退。

专家提醒,患“电子过敏症”跟个人工作压力及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关,平时要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一段时间电子产品后,就起身活动一下,注意皮肤保洁,用温水将静电吸附在面部的尘垢洗净。

除了电子产品,甚至电磁波也能成为过敏源。

“电磁波过敏症”,专指长期暴露在电磁波环境中造成的神经质过敏症状。电磁波过敏症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且无定性的话题。一般情况下,正常的生活电器所产生的电磁波不会直接导致身体损伤。一般认为,这可能是患者他们的心理作用造成。但在瑞典,情况有所不同。瑞典是世界上惟一将电磁波过敏症认定为身体功能缺陷的国家。

目前我国尚未有此病的正式诊疗方案指南,临床也少有报道。专家建议自我感觉不适的患者,增强体质,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睡眠,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焦虑,希望能有效缓解症状。

手机对身体健康的五大影响

一. 听力损耗

自音箱被发明以来,“噪声污染”便成为一个流行词汇,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数据显示,约有2600万美国人的听力损耗来自噪音。事实上,使用手机耳机听音乐、打电话便是罪魁祸首之一,过大的音量会直接损害内耳细毛,导致听力损耗。

数据显示,经常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环境会造成永久听力损耗,将其具象化,交通拥堵噪音为85分贝、演唱会则高达105分贝,也就是说如果你习惯使用手机连接耳机听音乐,同时声音过大的话,无异于长时间暴露在演唱会环境。

如何应对:首先,自然是降低音量,如果手机内置了听力保护或音量平衡模式,最好开启防止某些音源声音过大。另外,一款支持降噪、高品质的耳机也有利于缓解耳朵压力。还有一些数据显示,多吃包含抗氧化剂和镁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听力损耗,如坚果、牛奶、香蕉等。

二. 肥胖

根据米尔肯研究所的一项数据表明,“屏幕时间”是导致现代人肥胖的一大原因,2012年全球肥胖人群相比1980年翻了一倍,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举个简单例子,在电子设备不发达时期,人们更热衷于运动等娱乐项目,而现在则是被电视、游戏、手机所占据,再加上垃圾食品的盛行,自然更容易肥胖。

同时,由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全面,甚至完全改变了一些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以前需要使用肌肉完成的事情全部由技术所代替(比如用手机支付工具交水费),也使得现代人越来越容易肥胖。另外,在吃饭时使用手机、平板,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进食量增加。

如何应对:吃饭时不要使用手机,同时每天保持固定的运动量。同时,可以使用手机健身应用,来监测、提醒运动,这是其光明的一面。

三. 视力损害

毫无疑问,任何需要使用眼睛长时间观看的事物,都会带来一定的视力损害,包括读书、手机、电脑电视等。手机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液晶屏幕,通常来说液晶屏幕更倾向于发射蓝紫色光线,测试显示人类眼睛过度暴露于蓝紫色光线下容易导致失明。

另外,长时间将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小屏幕上,要比大屏幕更容易导致眼疲劳。所以即便你的手机拥有5.5甚至6英寸屏幕,使用它来看一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所导致的眼疲劳都要比在55英寸电视上来得多。

如何应对:遵循20/20规则,即每观看屏幕20分钟,休息20秒,并适当远眺放松。

四. 睡眠

相信看到这个部分你一定会感同身受,比如睡前刷微博、朋友圈,直到入睡。事实上,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的罪魁祸首依然是手机屏幕,蓝紫色光线会影响褪黑素生成,而褪黑素则是关系到睡眠质量的关键。虽然电视屏幕也会发出蓝紫色光线,但由于电视屏幕离面部较远,所产生的影响不及手机、平板更大。

第二个因素则是大脑活动。如果你喜欢睡前用手机玩游戏,实际上是激活了本应该放缓的大脑细胞,即便及感觉到倦意,但激活的大脑细胞显然无法很快放缓,从而影响深度睡眠。

如何应对: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实现自律,减少睡前使用手机的情况。另外,通过一些智能灯泡所产生的助眠光线,也能够中和蓝紫光影响,提升睡眠质量。

五. 心理健康

如何应对:集中时间处理一些内容,如电子邮件、社交内容等,在睡前或一些时段设置免打扰模式,尽量不去使用手机。

最后一个部分则是“手机焦虑症”,这显然是对心理健康的明显影响。频繁的消息通知会增加对手机的依赖,导致频繁查看、手机不在身边明显焦虑等情况,对于情绪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同时,多种电子设备共用,也会增加情绪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吃什么药最好

回答: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 阿莫西林颗粒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头孢...

Q
副鼻窦炎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回答: 副鼻窦炎可能引发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颅内感染或视力受损。 副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或解剖结构异常。急性期可能出现面部胀痛、...

Q
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快吗

回答: 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速度较快,尤其是未及时治疗时更易发生扩散。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转移风险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局限于眼内的肿瘤转移概率较低,但若侵犯视...

Q
感冒引起的脑膜炎症状

回答: 感冒引起的脑膜炎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脑膜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感冒病毒可能通过血液或直接扩散至脑膜引发炎症。 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低至中度发...

Q
打呼噜与肥胖的关系揭秘 胖子更易打呼噜吗

回答: 打呼噜与肥胖确实存在密切关联,肥胖人群打呼噜的概率明显更高。 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会导致气道狭窄,睡眠时松弛的软组织更易振动产生鼾声。同时内脏脂肪过多可能压迫胸腔,影响呼吸肌运动,...

Q
萎缩性鼻炎手术多少钱 不同手术方式萎缩性鼻炎不同

回答: 萎缩性鼻炎手术一般需要5000-30000元,具体费用与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及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萎缩性鼻炎手术费用差异主要取决于术式选择。黏膜下填充术采用自体脂肪或硅胶等材料...

Q
拔智牙有什么后遗症

回答: 拔智齿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出血等常见后遗症,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干槽症或神经损伤。 拔智齿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术后疼痛和肿胀,通常持续1-3天,可通过冰敷和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缓解。创...

Q
前庭神经炎会影响视神经吗 前庭神经炎的三个影响要知

回答: 前庭神经炎一般不会直接影响视神经,但可能通过眩晕症状间接干扰视觉功能。前庭神经炎主要损害前庭神经,导致平衡障碍和眩晕。 前庭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缺血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