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发布于 2012-04-10 16:05

  1、防晒

  夏季进行海岸线穿越或者是登山,阳光相当强烈,务必要注意防晒。一般来说,队伍在早晨出发,到达出发地点已经是将近中午,队伍前进时间不长,已经是正午时分。这个时候的气温最高,骄阳似火,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并会发生中暑现象。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到损伤。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很多饮料广告中的模特,在运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一般来说,深圳周边夏季一天的活动(5-8个小时),至少需要2-3升以上的饮用水,高温情况下甚至需要6升水。建议携带量:600毫升的瓶装水4支以上,550毫升的运动饮料(葡萄适或佳的乐)1支以上,榨菜50克。也可以自己调配运动饮料,配方:绿茶或红茶若干(袋装的2小包)、果珍等水果味粉状冲饮料若干、葡萄糖若干、食用盐少许(可选项,医用的生理盐最佳)。

  3、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结果会发生以下症状:脉搏加快、皮肤湿冷、眩晕、虚弱、恶心,这就是热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这说明已经发生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应对措施: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行军途中要注意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5至15分钟,以免脉搏过快、体温过高和大量出汗引发中暑。另外,一路上必须要注意补充水、盐份和电解质,带齐防暑药品。

  如果肌肉发生抽筋,马上找地方休息,在抽筋的部位按摩,慢慢地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舒缓伸展开来,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息肉会引起什么病

回答: 鼻息肉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和哮喘等疾病。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引发鼻窦炎。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鼻息肉还可能阻塞咽鼓管,导致...

Q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几个

回答: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5种,包括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和生活干预。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

Q
皮肤正常但一碰就痛怎么回事

回答: 皮肤一碰就痛可能与神经敏感、皮肤炎症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 神经敏感通常由周围神经病变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表现为局部皮肤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或...

Q
梅尼埃病会自愈吗 如何自我缓解梅尼埃病

回答: 梅尼埃病通常不会自愈,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可能与内淋巴液循环障碍、免疫反应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

Q
肢体麻痹的治疗方法

回答: 肢体麻痹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肢体麻痹可能与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肢体麻痹常伴随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可通过...

Q
胃癌早期化疗能治好吗

回答: 胃癌早期化疗通常能治好,但需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 胃癌早期指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此时癌细胞扩散范围小,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Q
鹅口疮适合吃什么食物

回答: 鹅口疮患者适合吃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香蕉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饮食应以温和、低刺激为原则。米粥富含...

Q
正确哺乳姿势有几种

回答: 正确哺乳姿势通常有4种,包括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摇篮式是最常见的哺乳姿势,适合大多数母亲和婴儿。母亲将婴儿横抱在胸前,婴儿头部枕在母亲肘窝处,母亲前臂支撑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