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五大黄金法则
发布于 2019-08-23 10:21
发布于 2019-08-23 10:21
炎热的夏天检验了老年人的健康。祖国传统的养生讲究“四季分明,冬夏适宜”。对于老朋友来说,如果他们能适应这个季节,在夏天做好工作,他们不仅能顺利度过夏天,而且还能增进健康,延长生命。以下五项原则,涉及生活、饮食、健康、疾病预防,今年夏天,老年朋友可能希望改变。
工作和休息:晚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延长,白天和夜间较短较为明显,此时应顺应阳盛阴虚的自然变化,睡眠也应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经络睡眠的原理。也就是说,小时候打个盹,中午打个盹。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半小时为宜。不要在午睡后立即醒来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大脑供血不足,会有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使人感到头晕,最好在起床前躺10分钟。这种工作和休息一旦在夏初确定下来,就要做好自我约束,保护生物钟不受干扰。
饮食:增加酸和减轻疼痛。夏天,内脏的肝气和人体的心气变得越来越弱。饮食中可吃一些酸味食物,以滋补肝肾,滋补胃气,如西红柿、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酸味可清汗、防潮、生津解渴、健胃、挖洞。圣辣食物应该尽量少吃。由于夏季阳气升高,易着火的食物会引起体内外发热,导致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疾病。
情绪:冷静下来,振作精神。在夏天,老年人容易感到不安,所以他们需要“养心”,以便在夏天保持健康。一种是“止住干燥和愤怒”,老年人应尽量保持安静和放松。当气温过高时,最好减少外出,避免高强度运动。其次,少吃高脂肪厚的食物,但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不仅能补充营养,而且起到很强的作用。
保健:健脾祛湿。夏季湿热,老年人易脾虚。建议每周吃一至两次红豆排骨汤、红豆椰汁粥、山药莲子汤,以改善脾虚引起的精神疲劳、食欲不振和大便排出。另外,不要过量食用西瓜、苦瓜等冷食,否则会损伤脾胃,促进“内湿”,不利于健康。老年人不宜长期呆在空调房内,不要坐在潮湿的大便和草地上;沐浴后,应等待头发自然或完全干燥后再睡觉。适当的运动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如散步、瑜伽、太极等。
疾病预防:冬季疾病和夏季治疗。狗日的日照时间长,阳气是自然界中最旺盛的。此时,穴位敷用中药可加强根系,预防“冬病”。
夏季常见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变应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胃虚寒等。此外,夏天也有利于中药季节的外用,如中药汤浴,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病。
上一篇 : 据说这么补身如吃砒霜
下一篇 : 糖尿病可以喝红酒吗 真相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