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 这5种养胃误区不要再触犯了!

发布于 2022-04-08 15:50

人们常常说胃病3分治7分养,因此养胃至关重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避免胃病发作。但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养胃的谣言,人们却信以为真,反而影响胃部健康。

常见的养胃误区有哪些?

1、胃不好的人多吃素食,不能吃肉

很多人认为吃肉太多而没有吃蔬菜会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当有胃部不适时只吃蔬菜,这是错误的做法。素食中含有的蛋白质量很低且吸收利用率差,可能会加重胃部负担。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和可溶性的,前者会对胃肠道带来很大刺激,粗糙且不易消化,会长时间停留在胃中。后者膳食纤维柔和且对胃肠道带着刺激小,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适当吃。另外并不是吃的膳食纤维食物越多越好,成年人每天控制在30克以内即可。摄入太多膳食纤维会引起胃肠胀气,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对矿物质吸收。除此之外也要少吃一些易产气的食物,如土豆或薯类、豆类等,可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加重腹胀。肠胃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的吃鱼类和鸡肉,避免吃太甜和太酸的水果。

2、喝粥能养胃

胃不好的人需以稀饭为主,容易被消化,这是普遍人的意识,其实也是错误的。因为稀饭没有经过细细咀嚼,食物不能和唾液充分结合,到达胃部后会稀释胃液,从而影响食物消化。另外稀饭容量过大时会升高胃部压力,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还有稀饭热量少,常常感觉到饥饿,会引起营养吸收不足,从而影响胃部功能恢复。胃肠道不好的人可以适量吃松软米饭,急性肠胃炎患者发作时可以吃几天米粥,这样能减轻胃肠道负担,补充身体所流失的水分。

3、喝牛奶就能养胃

部分人认为喝牛奶可中和胃酸,利于消化道溃疡修复。其实喝牛奶会促进胃酸分泌,牛奶中含有的乳糖可引起腹胀腹泻,特别是乳糖酶缺乏的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以及胃溃疡等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尽量不要喝牛奶。

4、胃不好的人完全拒绝辛辣食物

经过研究表明,适当的吃低浓度辣椒素能加快胃粘膜血液流通,利于胃黏膜合成,帮助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促进胃黏膜愈合。另外辣椒素也能保护胃黏膜,避免受到有害物质入侵,同时也能消灭幽门螺旋杆菌。但高浓度的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溃疡面或糜烂面扩大,甚至会引起腹痛和腹泻。胃病患者可适当的吃微辣食物。

5、胃病患者必须少食多餐

一般胃溃疡和胃糜烂患者需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但这不完全正确。因为食物进入胃内,会对胃黏膜带来不同程度刺激,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对胃溃疡和胃糜烂没有任何好处。其实没有完全必要少吃多餐,只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不能过饱过饥即可。但消化不良、胃下垂和慢性胃炎患者需少量多餐进食。

温馨提示

对于养胃方面不要再傻傻的信以上5个误区了,需科学养胃。平时保持一日三餐规律性,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对胃黏膜带来刺激。每年至少做一次胃镜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软下疳是梅毒二期吗

回答:软下疳并不是梅毒二期,而是两种不同的性传播疾病。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尽管它们都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但在病因、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

Q
遗传梅毒几率有多大

回答:遗传梅毒的几率通常是指梅毒患者将这种疾病传染给下一代的概率。虽然临床上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经验,这个概率大约在10%到20%之间。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

Q
肠胃消化不良怎么调解

回答:肠胃消化不良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调节情绪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消化不良常常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腹胀...

Q
Hpv51高危阳性是不是性病呢

回答:HPV51高危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性病,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单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没有导致任何临床症状,通常不被视为性病。然而,如果感染发展为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等疾病,...

Q
10岁孩子上牙龈有两处白色的是什么

回答:当一个十岁的孩子在上牙龈上出现两个白色点时,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担忧。这种情况通常可能由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引起。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

Q
2型糖尿病能不能多喝水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水方面需要保持适度,过量饮水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饮水可能导致血液稀释、血糖控制不佳、水肿、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为...

Q
睾丸皮上长了个小肉揪

回答:睾丸皮上长了个小肉揪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引起的。毛囊炎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或脓疱。皮脂腺囊肿则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

Q
口腔里面会不会感染性病呢

回答:口腔内确实有可能感染性病,这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有性病的人进行了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性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因此口腔感染性病的风险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1、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