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拉伸运动好处竟然这么多!

发布于 2024-05-07 16:14

拉伸运动的好处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运动前后都要做一些拉伸运动,可以防止身体在高强度的运动受伤,也可以帮助身体在运动后放松。但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作用以外,拉伸运动还会给身体带来以下5个好处哦~

常做拉伸运动的好处有哪些做拉伸运动有什么好处拉伸运动可以减肥吗

增强血液循环

如果从事需要经常站立的职业,或者经过长时间的走动,可以用拉伸运动来防止肌肉痉挛和静脉曲张,另外,运动前的拉伸运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运动效果,特别是核心训练的增肌效果。

提高身体灵活性

拉伸运动可以活动到平常很少运动到的大腿内侧和腰腹部肌肉,从而增强肌肉弹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防止肌肉酸痛

运动后再做一些拉伸运动,除了能让肌肉放松以外,还能避免酸痛的出现。运动后的低强度拉伸运动,能刺激肌肉伸缩,这样能帮助尿酸更快的代谢出体外,避免尿酸结晶的形成。

常做拉伸运动的好处有哪些做拉伸运动有什么好处拉伸运动可以减肥吗

改善肩颈僵硬

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很容易引起肩颈部的肌肉僵硬和酸痛,除了按摩之外,还可以尝试通过拉伸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感。

保持身材

都市白领大多久坐且缺乏运动,时间一长会让身材逐渐走形。而每隔1-2小时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则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防止圆肩、驼背等身形问题出现。

拉伸运动的好处既然这么多,那么跑步后怎么做好拉伸运动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

1、慢跑过后,要等身体逐渐降温之后才能进行拉伸,这个过程让心跳、体表温度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神经兴奋都逐渐下降,肌肉血液回到各内脏器官。这一过程持续10分钟左右。

常做拉伸运动的好处有哪些做拉伸运动有什么好处拉伸运动可以减肥吗

2、小腿拉伸,保持后脚跟着地,把腿绷直,体会小腿被拉伸的感觉,保持20秒重复。

3、韧带拉伸。两腿交叉,两脚紧挨;弯腰,膝盖伸直。用手摸脚或身体贴向双腿。保持15-30秒钟,换腿。

4、臀部屈肌拉伸。两腿分开,一前一后;双脚指向前,身体保持直立。用手按压大腿,同时臀部向前运动,直至到臀前部和后腿大腿上方感觉到拉伸感。保持15-30秒,换腿。

5、拉伸大腿内测侧、腹股沟,坐下,屈膝,两脚底相对置于身体前方;尽可能把脚靠近腹股沟处,脚尽量靠近地面。保持15-30秒钟。

6、大腿后侧以及后背,双腿并拢伸直,俯下上身,用双手指尖触地,感觉后背和大腿后侧绷紧,维持15~30秒。然后起身,数秒钟后再做。柔韧性较好的朋友,可以尝试用拳面、掌心触地;更进一步,可以双手抱小腿,使脸颊贴向腿部。

慢跑后的拉伸运动可以促进跑步后的全身放松,也有助于身体的乳酸更快的消去,整个拉伸过程持续10-15分钟即可,正确的拉伸,也可以避免跑步形成的粗壮小腿。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