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来袭疼痛难忍?中医教你快速缓解痛经按摩法

发布于 2024-05-07 12:31

不少女性都有痛经的经历,有些女性那段时间包里甚至常备止痛药来缓解,但这是治标不治本。中医专家说,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除此以外,缓解痛经也可以试试下面的食谱:

止“痛”方养血止痛粥

材料: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糯米100克,红糖5克。

做法: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四味放进砂锅,多加水煎15分钟后,取汁用。接着,汁中放米煮成粥,熟时放红糖煮化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经前7天早晚各喝一碗。

功效:黄芪、当归可以补气养血,白芍、糯米、红糖可以敛阴缓痛,泽兰可以活血去淤止痛。合用具有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的功效,有利于缓解女性痛经

牛奶加蜂蜜

材料:牛奶、蜂蜜

做法:在睡觉之前热杯牛奶,里面加一勺蜂蜜,趁热喝下就可以了。

功效:牛奶富含钾,蜂蜜含镁丰富。钾对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有帮助,还可以减少经期失血量。镁可以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还可以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这两样加起来对缓解痛经有十分好的作用。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春季湿邪重 中医推荐拔火罐祛湿气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患有鼻甲肥大需要动手术吗

回答:患有鼻甲肥大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1.如果是轻型的鼻甲肥大,暂时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可通过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也可通过冷冻、微波、射频消融等治...

Q
输尿管扩张的症状怎么解决

回答:患输尿管扩张疾病,其病因许多,如输尿管的结石,占位性炎症等都可以引来,这种情况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泌尿科复诊,明确几下确诊,然后再对症调养,一般做个肾功能,泌尿系彩超,尿常规,必要时再...

Q
怀孕一直闻油漆味有什么危害

回答:怀孕一直闻油漆味,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出现肢体畸形、智力发育障碍等症状。油漆中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能会挥发。怀孕女性身体免疫力下降,经常闻油漆味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Q
急性阑尾炎手术必须住院吗

回答:急性阑尾炎手术是必须住院的,只要是手术的患者一般都是需要通过住院处理,单纯门诊手术是做不了的因为需要麻醉,同时有的需要全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住院,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进一步治疗的...

Q
一旦儿童肥胖会出现什么症状

回答:当孩子患上肥胖症的时候,首先孩子的体重会偏重,孩子不但不爱运动而且还特别的能吃,挑食的厉害,并且大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怕热,运动的话会出现胸闷的现象,而且您能看到孩子的四肢很粗壮,身体...

Q
前列腺发现囊肿有可能会发生哪些临床表现

回答:当患者前列腺出现问题的时候,其首发症状就是,尿急尿频的感觉,而且排尿不畅费力,还老是感觉尿不尽,尤其夜晚上厕所的次数多,严重了甚至会出现尿潴留等严重后果,病情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引...

Q
心绞痛会持续很长时间吗

回答: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发作持续的时间长短也是因人而异。典型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大多数在三至五分钟以内。也有部分患者会持续十余分钟,但是一般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可在休息...

Q
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什么

回答:建议可以不可以采用中医中药(即外埋内疏)的疗法,既可以不可以避免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又能够从病情的根本上起到非常好的疗法。另外平日生活中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注意心理调整,避免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