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于 2024-05-10 14:39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一般起病较缓且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低热,那么这种疾病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内容。

辨证要点

1.辨证候之虚实

辨证候之虚实在确诊为内伤发热的前提下,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者,则既有正虚,又有邪实的表现,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辨病情之轻重

辨病情之轻重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病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轻症反之。

治疗原则

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分证论治

1.阴虚发热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

2.血虚发热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

3.气虚发热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4.阳虚发热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桂枝、山茱萸、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5.气郁发热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丹皮、栀子、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6.痰湿郁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

7.血瘀发热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赤芍、地黄、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

关于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若出现内伤发热的症状,即可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不过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不可自己判断用药。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肾积水手术后能运动吗

回答:肾积水手术后是否可以运动?答案是可以的,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合理的低强度运动不仅能帮助身体逐渐恢复,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术后的不适感。 为什么适度运动...

Q
去年检查尿酸623未用药

回答:高尿酸血症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现代饮食习惯中尤为普遍。如果您去年曾检测到尿酸值为623μmol/L,但没有出现症状,那么无需过于担心。单次的高尿酸值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立即治...

Q
治疗慢支气管炎中药

回答: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许多人可能会考虑使用中药来缓解症状。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有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复方鲜竹沥液、川贝枇杷膏等。这些药物在医...

Q
2型糖尿病老年人吃的多

回答: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是一个常见且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他们出现食欲增加的情况时。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活动量减少、饮食习惯不佳以及药物使用不当等。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措...

Q
吃地瓜西红柿后呕吐怎么办

回答:吃地瓜和西红柿后出现呕吐的情况,可能与食物过敏、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有关。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第一时间停止进食,并根据具体症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尽快就医,寻求医生...

Q
登革热的毒性有多大

回答: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毒性可以因感染者的个体差异而表现为轻微或严重的症状。在轻症情况下,患者多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和皮疹等,而重症登革热则可能导致出血、休...

Q
衣服外面有梅毒吗

回答:衣服外面一般不会有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递以及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染。衣服本身并不具备传染性,因此通常不会携带梅毒病菌。 1、性接触是梅毒传播...

Q
补牙补完能刷牙吗

回答:补牙后能否立即刷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答案是可以刷牙,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使用温水刷牙是个不错的选择,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导致补牙材料脱落或牙龈受损。补牙的目的是修复龋坏的牙齿,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