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不宜久拖 中医辨证施治效果好

发布于 2014-07-09 11:12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即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其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感到疼痛肿胀。

  静脉炎往往是由静脉血栓引发的,静脉血栓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静脉血栓一旦形成静脉曲张,就会导致浅静脉炎,严重者可发展为深静脉炎,肌肉萎缩、坏死,甚至截肢。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而成肺栓塞,就会危及生命。所以,得了静脉血栓和浅静脉炎应尽早治疗,以免酿成大病。

  部分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静脉炎,但对患者身心带来双重伤害。专家建议选择中医治疗。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中医治疗以“溶栓通脉”效果较为显著,疗程短见效快,相对安全。那么中医是如何辨证施治的呢?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

  1、脉络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中药】金银花、紫花地丁、茯苓、车前子、丹参、桃仁、红花、牛膝。

  【配方】方以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经,并引药下行。红热甚者加公英、连翘、黄柏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肿胀甚者加苍术、泽泻以利湿消肿;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以活血止痛。

  2、脉络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

  【配方】方以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共用可达瘀血去脉络通、疼痛止之效。发生于下肢者可加牛膝,发生于上肢者可加桑枝;肿胀者加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者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浮肿晨轻暮重者加升麻、黄芪升阳利水。

  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脉络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中药】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茯苓、车前子、生苡仁、白花蛇舌草、丹参、炮甲珠。

  【配方】方以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车前子、生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丹参、炮甲珠活血散结消肿,肿胀明显者,皮色光亮者,加土茯苓、泽泻;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2、脉络湿瘀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中药】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

  【配方】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