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多于20~40岁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甚至瘫痪以及肢体麻木、疼痛、腰背部束带感、视物不清等症状。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与多发性硬化完全对应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不同的中医病证,如:以肢体瘫痪或无力为主者,归属于中医学“痿证”;以视力下降、复视或失明为主者归属于“视瞻昏渺”“青盲”的范畴。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中医基本理论,我们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外邪,气化不利,化生浊毒,督络受损,戕害肾阳和脑髓,败坏形体而致。本病既有正虚,又有邪实,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肾阳亏虚为本,以浊毒内蕴为标。因而提出了治疗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益肾、化浊、解毒、通络”。
多发性硬化在临床中往往急性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不同的病期具有相应的中医证候特点,因此,采用分期、辨证治疗,即从本论治、祛除病理因素、减轻病理损害。急性发作期毒浊肆虐,病势凶险,症见多端,此期邪实为主,湿热之毒多见,浊毒损伤督脉,病及肾阳及脑髓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治疗以解毒化浊为主,兼益肾通络。缓解期邪气衰退,正气亦伤,此期虚实夹杂,督脉不充,脾肾亏虚,脑髓失养,导致症状缠绵难愈。治疗以益肾、化浊、通络为主。在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中,应注意在中医学整体观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辨证论治,即针对不同的病期和不同的症状,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减轻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