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的症状表现根据个人差异,不同的分型,症状不同。其治疗包括支持和对症治疗、抗菌治疗等。
第一、普通型:表现为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第二、轻型:表现为不发热或低热,大便便内脓血量不多,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第三、重型:表现为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第四、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第五、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其治疗包括支持和对症治疗、抗菌治疗,比如对于有高热、腹痛者,可以应用退热以及解痉药缓解,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于中毒性痢疾应进行降温、解痉、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