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焦虑抑郁状态3年,就诊1个月前因一次应激事件出现担惊受怕、烦躁不安外以及其它生理不适。由于患者惊恐表现比较明显,所以结合病史当时诊断为惊恐发作,并安排进行了心理、药物等综合治疗。通过治疗,患者惊恐发作得到明显控制,焦躁不安、早醒等问题也得到改善。
女、42岁
焦虑抑郁状态
重庆妇幼保健院
2022年4月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住院治疗19天,初步建议用药1年以上
惊恐发作得到明显控制,焦躁不安、早醒等问题也得到改善
一、初次面诊
今年4月,老患者陈大姐又来到我的诊室。说起她的发病经历,时间要回到3年前,当时她由于出现头痛、胸痛等不适,于是前往了多家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但是一直查不出问题。
因为特别害怕自己得病,又一直没有结果,陈大姐悬着的心一直放不下了,并感到心情变得很差,常常感到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对外界也没有兴趣,更是感到胸闷、失眠、精力下降。
一次偶然,她听人说这可能是心理问题,于是来到我院门诊,完善量表等检查后,提示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直给予了盐酸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奥氮平片等药物治疗。
图1:患者入院专科查体
二、治疗经过
通过用药,陈大姐的情况已经好转,本以为阴霾已经度过。然而今年3月,她意外看到电视上有人跳楼自杀,又受到打击,情绪变得特别差,总是感到特别害怕,担心自己也可能出现这个问题。
除了担惊受怕,烦躁不安外,她还出现了生理不适,包括头晕、胸前区不适,食欲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睡眠也容易早醒等。
听完陈大姐的描述,我先安慰道:“您不要担心,放宽心,前面您坚持用药治疗情绪已经很稳定了,现在您要相信我,相信自己,我们再调整下治疗方案,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的。”
在短暂安慰后,陈大姐的情绪有所稳定,由于她本次因为应激事件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惊恐,且伴有躯体不适症状,所以综合考虑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
面对陈大姐的情况,一方面我先告诉她定期来门诊进行心理治疗,疏解心中的焦虑,恐慌,日常和周围人多交流,家人也要多关心、鼓励、陪伴患者。另一方面鉴于症状已经影响到了生活,于是给予了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奥氮平、阿普唑仑。
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抑郁和惊恐障碍。相对于其它药物,它的起效时间要快一些,部分患者常常治疗1周左右就可以起效。奥氮平属于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成人恶心、谵妄、焦虑、失眠和恶病质等问题。阿普唑仑能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失眠,也可作为抗惊恐药。
三、治疗效果
用药治疗3个月后,陈大姐惊恐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自诉胸闷、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目前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考虑到陈大姐病史较长,因此告知其要继续坚持治疗,不能半途而废,回家后如果出现了不适,也要及时回门诊巩固治疗。
四、注意事项
1、每天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减药停药。
2、服药期间禁用或慎用酒精及减肥类药物、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减少吸烟。
3、学会放松,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交谈。
4、家人要多关心患者,多陪伴患者,共同面对惊恐障碍挑战。
五、个人感悟
陈大姐由于一次应激事件突发了惊恐发作,导致控制稳定的情绪功亏一篑,因此这次就诊后综合她的情况,采取了药物心理治疗。
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惊恐障碍发作的频率和强度,缓解焦虑情绪。发作频率较大且有持续性预期焦虑时,比如每周都有发作,需要每天固定使用抗焦虑药物,如果数月发作一次,也可在发作时临时性用药。
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帮助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惊恐症状,缓解心理压力,减少过度就医。心理治疗的第二作用是与患者一起在潜意识层面工作。由于多数惊恐障碍患者存在着人格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比如内心缺乏安全感、有强烈的控制欲或依赖感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分析和处理内在心理世界中压抑的冲突、愿望和创伤,从而有助于疾病康复。
通过综合的治疗,陈大姐病情也逐渐好转,情绪再次恢复稳定。但心理疾病强调长期调理,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