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复禾健康网干燥综合症1干燥综合症的概述: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单独存在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而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本病发病率高,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外分泌腺体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使腺体细胞破坏,功能丧失,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诊断:国际文献中提出五个诊断标准如Copenhagen标准、Fox标准等,由于敏感性较差、目前很少采用,又如Manthorpe诊断标准(1981):①眼干燥症;②口干燥症;③另一结缔组织病。具备①和/或②及③者为继发性SS。该标准在试行过程中显得特异性较差工。1992年董怡等提出诊断标准:①干燥性角结膜炎;②口干燥症;③血清中有下列一种抗体阳性者:抗SS-A、抗SS-B,ANA>1:20、RF>1:20具有上述3条,并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淋巴瘤,AIDS和GVH等疾病者可以确诊;只有上述二条并除外其他疾病者为可能病例,该标准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经临床试用结果相对较高。中医病理:干燥综合症的病因有外燥、内燥两种,本病以内燥为多。燥邪之致病最有季节性,秋分以后,燥金主事,人经夏月炎蒸,液为汗耗,脏腑枯涸,致使水竭津枯,易于感燥,此为外燥;内燥则为阴虚液亏,精血不足,清窍失于濡润,病久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深至脏腑而成本病。
干燥综合征2(Sj?gren’s syndrom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以侵犯外分泌腺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的上皮细胞,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唾液腺及泪腺受损导致口眼干燥,但本病往往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展为淋巴瘤。干燥综合征在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中发生最多,且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重叠。 本病90%以上为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50 岁。病因可能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病理改变主要为腺组织受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有进行性破坏,导致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出现口、眼干燥症状。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当归属于“燥证”、“燥痹”范畴。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范畴。其发病之根本在于“燥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燥胜则干”、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是对燥邪致病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的总概括。清?喻嘉言认为“燥之为病,内感外伤宜分”,建议把内燥和外燥区别开来。《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云:“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为脏所化。”干燥综合征起病隐匿,病程绵长,损及范围广,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发病性质,与脏腑内伤有关,当属“内燥”范畴。《类证治裁》指出“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乎外者, 天气肃而燥胜, 或风热致气分, 则津液不腾……因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或服饵偏助阳火,则化源日涸……”。《医学入门》也说:“燥分内外,外因时值阳明燥令……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失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室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皆能偏助火邪,消烁血液。”可见本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精亏虚,精血不足,阴津亏耗,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或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也有因反复感受燥邪或过多服用燥热药物,积热酿毒,灼伤津液,化燥而成。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煎灼阴津,清窍失于濡养,日久阴血不足,血行失畅,瘀血阻络,累及皮肤粘膜、肌肉关节,病久损及胃、脾、肝、肾等脏腑,而生本病。津伤成燥,燥盛伤津,互为因果,故本病病情长久,缠绵难愈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