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复禾健康网黄褐斑是皮肤中的色素沉淀形成的斑块,一般认为是由于女性年龄增大,尤其是围绝经期前后,女性内分泌紊乱,加速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难以根治,是中年女人们普遍存在的烦恼。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形成与肝郁气滞,脾气虚弱,肾精不足有关,相关临床表明,治疗黄褐斑,中成药的效果要比西药显著。在治疗上,应当内调与外治结合。
内治法
1.肝郁气滞
主证:面部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伴见胁胀胸痞,烦燥易怒,纳谷不香;女子月经不调,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退斑。
方药:柴胡疏肝片。柴胡、当归、白芍各10g,丹参、香附、郁金、黄芩各9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加当归、郁金等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白芍、丹参,养血活血调经;黄芩清热燥湿;甘草和中健胃。加减:若大便干燥,加大黄6g以通腑,腹部胀痛,加川朴12g以除胀,口苦心烦,加栀子15g以清热除烦。
2.脾虚血弱
主证:面部淡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伴有神疲纳少,脘腹胀闷,或宿有痰饮内停,或带下清稀。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化斑。
方药:香砂六君子丸。党参20g,炒白术、茯苓、陈皮、广木香、砂仁各9g,灸黄芪15g,干姜、川芎各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行气宽胸,燥湿化痰;干姜、广木香、砂仁,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黄芪补气升阳;川芎养血活祛斑;甘草调中健胃。加减:若肢冷便溏者,去丹参,加炮姜9g以温补脾阳。面浮肿痰多者,加白芥子、浙贝母9g以祛风化痰消肿。口腻食不知味者,加藿香、苍术各9g以芳香燥湿,健运脾胃。
3.肾水不足
主证:面部斑片呈黑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伴腰膝酸软无力,五心烦热,夜尿频,男子遗精,女子不孕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干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滋阴补肾,化瘀退斑。
方药:六味地黄丸。山茱萸12g,熟地黄24g,山药12g,丹皮9g,茯苓9g,白芍12g,当归12,丹参12g,白僵蚕9g,旱莲草9g,益母草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僵蚕祛风化斑,丹皮清泄相火,丹参调经活血,当归养血,旱莲草滋养肝肾之阴,益母草行瘀而不伤新血,白芍养血柔肝。与诸药相配,更增滋阴补肾之效。茯苓健脾,甘草和中。
加减:如腰酸疼,加杜仲,菟丝子各15g。夜尿频,加益智仁、芡实、桑螵蛸各12g,缩尿止遗。
外治法
1.白芨、白芷、白附子各6g,白蔹、白丁香各4.5g,当归6g。共研极细未,加蛋白或白蜜调膏,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
2.白附子、白芷、滑石各等份,共研细末,早晚洗面搽患处。
3.大枫子、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g,先将三仁同捣极细,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若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天搽1次。
4.中药面膜疗法用增白散加少许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均匀涂敷在面部有色素斑部位,保留3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