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
复禾健康网摘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头晕症状,伴视物旋转,行走不稳,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3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持续十分钟左右后缓解,但没过多久再次出现类似症状,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前庭周围性眩晕,予以药物缓解头晕以及改善循环治疗后症状缓解,现已出院。
女、54岁
前庭周围性眩晕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2021年10月
药物治疗
住院治疗4天
眩晕症状消失,未再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进入我门诊,她表情痛苦,紧闭双眼,我询问患者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患者告诉我,她早上出门买菜时,突然出现头晕症状,当时看东西都在旋转,走路险些摔倒,还好家属在旁边及时扶住了她,随后头晕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3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喷射性呕吐等不适,持续十分钟左右后缓解,但没过多久再次出现类似症状,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鉴于患者症状严重,无法行走,在门诊完善检查较为困难,于是我建议患者办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以“眩晕症”将患者收入住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为她完善了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糖、血脂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虽然患者目前只有头晕、视物旋转症状,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但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建议患者完善了头部CT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头颅CT平扫结果示:未见明显异常。于是我又给患者进行了眼震电图检查以协助诊断,眼震电图提示:位置试验及变震试验阴性。
因为眩晕可分为中枢性疾病和周围性疾病两大类,所以为患者排除了中枢性眩晕后,我考虑她是前庭周围性眩晕,决定予以止晕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具体方案为:强力定眩片缓解头晕,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止晕和改善微循环。
三、治疗效果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眩晕发作时的程度较前减轻,频率也逐渐减少,发病时未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住院治疗4天后,患者未再出现眩晕症状,精神、食欲可,无特殊不适,治疗过程中也没有出现药物副作用,提示治疗有效,于是给患者办理了出院,并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
出院2周后,患者来到门诊复查,诉出院以后未再出现过眩晕症状,睡眠、饮食可,无特殊不适,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1、用药注意:甲磺酸盐酸倍他司汀片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在饭后服用药物,以减少胃肠道不适,同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滥用。
2、饮食注意:出院后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可适当多食用水果、蔬菜。
3、运动注意:很多眩晕患者康复后都不敢进行运动,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再次发作,但这样会导致体质下降,增加肥胖风险,不利于健康,因此这类患者还是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可做强度比较低的运动,如慢走、打太极等,避免进行剧烈的奔跑、举重等运动即可。
五、个人感悟
像本例患者这样突然出现眩晕症状的人非常多,其中部分患者还会因视物旋转而导致行走不稳,出现摔倒、碰撞,因此一旦出现头晕症状后,应立即寻找安全的位置坐下,或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但不可随意滥用药物,以免耽误或掩盖真实病情。
眩晕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本例患者属于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前庭感受器和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伴有听力改变和前庭功能异常,是眩晕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性眩晕、自发性眼震、伴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以及自主神经症状,而无意识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中枢性眩晕则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其眩晕程度相对较轻,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