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是怎么引起的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胆道疾病、外伤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肝脓肿最常见的原因,通常由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细菌感染可导致肝脏组织坏死和脓液积聚,形成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多伴有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2、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感染是肝脓肿的另一常见原因。阿米巴原虫通过肠道进入肝脏,引发肝脏炎症和脓肿形成。阿米巴性肝脓肿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体重下降等,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3、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如胆管炎、胆结石等可导致胆汁淤积,细菌逆行感染肝脏,引发肝脓肿。胆道疾病引起的肝脓肿常伴有黄疸、腹痛、发热等症状,需通过引流和抗生素治疗来控制感染。

4、外伤:

肝脏外伤如刺伤、钝器伤等可直接损伤肝脏组织,导致局部坏死和感染,形成脓肿。外伤性肝脓肿通常伴有明显的腹部疼痛、发热、感染症状,需及时进行清创和抗感染治疗。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可增加肝脏感染的风险,导致肝脓肿形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肝脓肿症状可能不典型,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并进行综合治疗。

肝脓肿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